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2月18日
第B12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好在還有蘿蔔糕

“大毒后”焦姣(左)以 傳統新年食物招待訪客

梁醒波認為只有廣東人 才能做出好吃的蘿蔔糕

好在還有蘿蔔糕

許多農曆新年的傳統應節食品,早已隨同時代變遷而消失。過往,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動手預備新年食物,為製作炸油角、蛋散、煎堆、年糕而忙足一整天。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仍會在新年前將自己的廚房、廳堂變做臨時食物工場的家庭,不僅少之又少,甚至連炸角仔(炸油角)、蛋散、糖冬瓜、糖蓮藕之類也遭一併遺棄。記憶中,最後一次見到有上述傳統新年食物的港產片,是一九七六年拍攝的《大毒后》。片中飾演“大毒后”的焦姣,新年在家接待中外客人,吃的就是年糕、炸角仔等各種新年食品。

近年春節,蘿蔔糕似乎比年糕更受歡迎。除夕前,筆者朋友圈中幾個特別嘴刁的吃貨,便為得到一底美味的名門蘿蔔糕而身水身汗張羅,無懼荊棘滿途、艱難險阻。蘿蔔糕屬於日常食物,從前賣白粥、油炸鬼的地方,大都會兼售蘿蔔糕,一如當年吳君麗經營的街邊大牌檔。在電影《通天師傅》(一九六四年)裡,吳君麗開設的粥檔,不僅有白粥、油炸鬼,還有蘿蔔糕、芋頭糕、鬆糕、笑口棗、豬腸粉、南乳牛脷酥等供應。

香港電影史上,能藉幾塊蘿蔔糕引出一場重頭戲的編劇,唯有張愛玲。在張愛玲編劇、王天林導演的《南北一家親》(一九六二年)裡,廣東佬梁醒波與“外江佬”結怨,不許兒女與外省人拍拖。偏偏兒子張清的女朋友丁皓就是外省人,為了帶女友回家見父母,張清於是叫丁皓扮作廣東人,並從父親經營的酒樓買來蘿蔔糕,假稱是女友親手做的,以此去討好愛吃蘿蔔糕的父親。當梁醒波發現丁皓的手藝和自己酒樓的大師傅不相伯仲時,簡直讚不絕口,更請丁皓馬上下廚做蘿蔔糕。根本不會做蘿蔔糕的丁皓,避無可避之下,惹出一個個笑話來。

(香港電影裡的吃喝 · 三十六)

梯 亞

2021-02-18 梯 亞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1820.html 1 好在還有蘿蔔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