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紀念 不如及時
Microsoft 近日成功透過美國專利商標局為一項名為“為特定對象創建的會話機械人”的技術申請專利。據該項專利簡介,技術由Dustin Abramson和Joseph Johnson研發,可透過蒐集一個人在網絡上或社群平台留下的個人資料,如照片、影片、語音、文章以及各種文字訊息等,再讓 AI 學習並模擬其說話方式以及模樣,以建出可聊天的機械人。
據資料顯示,Microsoft早在二○一七年已為該技術申請專利,唯在上月才因被作為一種互動式的生活紀念而正式獲批。
【摘自:〈透過 AI 與死者“對話” Microsoft成功申請專利〉,unwire.hk,二○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假如有一天,大家有機會可以和死去的朋友“對話”,你會嘗試嗎?
在回答這問題前,或許我們先思考一下,何以我們會如此想進行這種“對話”?這種“對話”又是否真是一種交流?前者的答案是“遺憾”。因為我們在朋友尚在人間的時候,未有把握機會、好好相處,老是推說“下次下次”,結果還未待及“下次”來臨,已然沒有“下次”,所以才想有這些機會來彌補。至於後者,答案更是一個顯淺的“不”字。因為人的思想不斷變,而這些改變,單純憑藉過往資料而推測出的訊息是永遠不可能準確捕捉。所以,這樣的“對話”只是一種紀念,一種撫平心靈的方法,但卻絕對不是交流。我們可以暫時哄騙自己,但不能將假事當真。
假事不能當真,那就要反過來,不讓人生出現太多憾事——該笑時就好好去笑,該哭時就放聲大哭,發覺身邊人有不同時,不要吝嗇一句讚美、一聲問候,因為有時候,一句說話、一個擁抱,或許就能將情況完全改變。與其事後紀念,不如及時行動。
“相離莫相忘,且行且珍惜。”謹在這大年夜,與大家共勉。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