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自畫
讓 · 奧特(Jean Otth, 1940-
2013),瑞士當代藝術家,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奧特便開始製作他的實驗錄像作品,以錄像的手法探索客觀真實與藝術表現的關係。
在《洞穴的神話》(Le Mythe de la caverne, 1972)錄像作品中,只見奧特站在黑板前,手執粉筆,在他背後有射燈照明,旁邊配置攝錄機,光源使他的投影投在黑板上他身體稍微靠左的位置,藝術家伸出手來沿着自己的影子描繪邊線,而身後的攝錄機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是一個行爲藝術和錄像結合的作品。這個片長二十三分鐘的錄影,記錄了藝術家從左到右一邊移動,一邊描畫自己的身影,只見他悠然地繪畫頭部和肩膀這些不動的位置,卻忽而以快速的動作試圖捕捉手的動作,有時線條趕不上影子,線條的輕重徐疾隨着他描繪的動作和部位而改變,到最後,這些線條把他的影子具體化、持久化,變成他活動的一系列痕跡,更讓影子從一種附屬的、不起眼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爲主角。錄像把作畫的過程轉化成作品,發展了波洛克行動繪畫的意圖。奧特打算以即時的自畫像,記錄自己當時的出席,在黑板前,以隨意的線條、虛無的表現,表達藝術家謎一樣的想法。他想抓住突然出現的時刻,同時表現姿態與繪畫之間的互動,錄像記錄下這個瞬間,擠壓兩個本來屬於不同時段出現的角色——繪畫者同時是觀衆,奧特的實驗藝術重合了即時的視覺與即時表達,就好像演出之前就捉住了出席的時刻,影像並非複製客觀真實的形象,而是促使時空上的前者和後者相遇。錄像揭示了整合的形象:看與被看是整體劃一的,把觀者、作者、被畫對象和影像的時空交錯混合在一起,把各種混亂交織成一整體,一方面把表現與被表現以動態和指示的形象出現,另一方面把藝術表現的主體與客體融合,創造出新的符合藝術家設想的表現形式。
題目《洞穴的神話》說明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的“洞穴比喻”,是古代哲學最著名的比喻之一,很多西方現代錄像作品受此寓言啓發,喻意不懂哲學思考的人,只能置身於一個充滿複製品的人造世界裏,藝術家以當代藝術的方式,闡述這種哲學思想。
河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