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子 —— 中文之最魅美
對對子,這種雅俗共賞的中文遊戲,上至廟堂,下至江湖,既可出陽春白雪,也可見下里巴人。其精巧黠慧、簡練生動,若無學富五車的真材實料,也需豐富的閱歷學養,否則面對絕妙上聯,只能做個吞了舌頭的啞巴——至於網上各種惡搞玩梗、低俗粗鄙的對子,則不在此列。
兒時看電視曾為一副上聯絕倒,下聯一出,欽服之間,迅速在心中咀嚼了幾遍,將這千古名對默記於心——也是我現在能記得的唯一名對:上聯“饑雞盜稻童筒打”,下聯“暑鼠涼梁客咳驚”。對對子,不僅上、下聯意思要關聯,平仄、字意、字音、字形的結構與解構都要求對仗工整,是以才特別凸顯遣詞用字的意趣。譬如上面這一組玩的是三組同音字,下面這一組玩的是拆字格:
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
八目加賀,賀年賀月賀昇平。
而你以為對“獨角獸”可以用“九尾狐”或“三腳貓”就膚淺了,因為“獨”是形容詞,並非數詞,所以“比目魚”才是完美下聯。
又譬如迴文加諧音的用法:
畫上荷花和尚畫,書臨漢帖翰林書。
更有一“經典”罵人絕對,讀來相當暢快:
稻梁菽,麥黍稷,這些雜種,哪個是先生?
詩書易,禮春秋,許多正經,何必問老子?
清華大學一九三二年新生入學的國文試題由陳寅恪所出,題目極其簡單,一篇文章,一個對聯而已。所出上聯也簡單,便是“孫行者”三個字。和“獨角獸”一樣,若隨便以三字人稱應對,定失偏頗。三個字裏有名詞、動詞、虛詞,考的是學生的中文水平:字與詞性的應用、平仄對仗的能力、語藏之貧富、條理思維。
儘管陳先生說他最理想的答案是“胡適之”,個人覺得“祖沖之”在平仄上更勝一籌。囿於篇幅,對聯之奇趣妙巧實非區區文筆能描摹一二,古詩文之中,亦多有高妙,常讀細品,必有所得。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