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演與高票價
二○二○年下半年,得力於疫情趨緩,劇場表演又再熱鬧起來。一來是上半年取消的演出,延至下半年或來年舉行,二來是文化局推出的“內港 · 氹仔文化深度遊 · 戲”委約劇團,每周末在指定旅遊景點中進行免費戶外演出,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劇場活動表面上一片復甦之勢。
只是像“內港 · 氹仔文化深度遊 · 戲”這類由上而下,“以工代賑”,又結合旅遊、社區特色的委約節目,到底會持續辦多久?
一般而言,每個劇場團體創立時,都有一個成立宗旨,有些想要追尋的藝術方向、希望透過表演來實踐的價值。除非劇團本身就以上述內容及形式為方向,當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為政府提供服務(還包括大量政府委託劇團在學校進行宣傳推廣),那麼劇團就等於將實踐本身宗旨的時間割出好一部分,如何在實踐理想與糊口之間,維持最好的創作與表演狀態?會產生多少衝突與張力?
另一方面,我們看見劇團製作的售票演出,大都出現票價提高的現象。說是“高票價”,其實對劇團而言也許只是接近現實的票價。單看藝術節、文化中心幾十萬一個製作,演給幾百個觀眾看,觀眾之所以可以只付出一百幾十元買票,其實也是受惠於資助政策,每個觀眾至少拿了大概五百元資助進場。可是一般劇團的資助都只能用在製作費上,尤其在防疫措施下,劇場座位大幅減少,票房收入遭到頗大影響,於是劇團紛紛提高(回復真實)票價。
疫情衝擊下,物價即使不下降,也很難像過去二十年維持上漲。當劇場人自己都希望吃得平、買得平的同時,又如何思考票價不夠高的問題?在整體經濟下滑、觀眾席減少的形勢下,如何控制成本?如何讓一個作品多演幾場?也許這是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回顧二○二○劇場 · 三)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