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陸路交通政策研究年中判給
公交優先不斷完善
【本報消息】二○一○至二○二○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今年已到收官之年,議員黃潔貞口質問未來十年的交通政策方向。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稱,“公交優先”的原則將不變,並會總結過去十年的經驗,預計今年中可判給研究。
交通局長林衍新表示,隨着集體交通建設的不斷完善,會透過對公交快線、特班車、點對點路線優化打造出宜居宜遊的出行環境。現時巴士報站系統手機APP已突破一百二十萬下載量,每日用量近十萬。預計今年六月推出“出行資訊系統”,提供實時停車場車位數量、導航引領市民避開塞車點、道路工程訊息等資訊。
將優化交通燈配時
此外,下月率先在北區東北大馬路及黑沙環新街進行交通燈路口配時優化,透過數清楚車輛數目,分配好交通燈時間。當局會逐步推行,下階段到美副將大馬路等路段。
新合約下,巴士載客量已回到最高峰的約八成三至八成四,即每日五十六萬至五十七萬人次,最高峰六十三萬、六十四萬人次。一月一日起巴士班次已加到近一萬,最多每班次載客約六十三、六十四人,“市民應該感覺鬆動咗”。
一八年審計署披露輕軌工程總造價估算超過五百億元,社會早質疑性價比。議員梁孫旭問及會否針對過去營運情況,評估社會效益,推斷輕軌未來十年的定位,避免浪費資源。
氹輕軌社會效益零
羅司承認輕軌投資大、建設時間長,指出兩年前輕軌氹仔段免費乘搭,每日載客三萬人次,疫情急跌至最低幾百人次,“好悽涼”,“社會效益係零”。長官和他決定仍然營運,是希望繼續維修、保養和培訓工作。他指自己不是神仙,不會猜到今日事,只能“今日知道嘅嘢今日做決定”。故仍會按照計劃,今年招標輕軌東線,開展媽閣站、橫琴線和石排灣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