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兩個新驅動
明年三月,中國將公佈“十四五”規劃的細節。不過,近期官員們的講話已為未來經濟發展方向定調。可持續發展將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中國將更關注氣候問題。另一方面,中國將繼續推動需求和供應兩方面的改革。而這兩個方面實則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氣候問題方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除了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亦令各國更關注“綠色經濟”、“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這些新趨勢。雖然多數的國家沒有像聯合國秘書長那樣號召宣佈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但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繼續在綠色及經濟政策方面加大力度以實現碳中和。例如,繼中國宣佈二○六○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後,日本和韓國亦相繼表示爭取在二○五○年前實現碳中和。另外,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到二○三○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二○○五年下降65%以上,這個比例較五年前制定的60-65%更進一步提高。此外,非化石能源佔一次性能源比重將達到25%左右。由此可見,中國將通過減少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賴,為可持續發展鋪路。未來,在“綠色”成為大趨勢的情況下,政府政策、各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市場的投資偏好,以及個人的消費傾向等,皆可能出現結構性變化。
需求和供應改革方面,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二月會議分析研究了二○二一年的經濟工作並提出了兩個重要的要點,反壟斷和需求側改革。儘管中美衝突不斷升級,不過中美兩國就對科技企業的數據壟斷方面的考量是一致的。近期監管對大型科技企業通過數據和資本形成行業壟斷的擔憂不斷上升。
至於需求側改革,會議中提及“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顯然需求側改革將扮演更多輔助的作用。筆者認為在中國雙循環的機制下,供給側改革依然將扮演主要的角色。隨着去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而全球政治經濟的焦點集中在可持續性和綠色經濟上,這為中國需求故事創造了更多空間。筆者認為未來綠色經濟或許是中國需求側改革的一個突破口,使供給與需求攜手,支持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謝棟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