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輝光
現今福州倉山區大力保護和修復舊的外國領事館,與之對比,足有二百年歷史的金氏大厝卻在房地產開發中被拆毀,良可浩歎!謂之噬臍莫及並不為過。
金氏大厝的興亡印證了倉山區城市建設的歷史。乾隆末年,彭城金氏第三十三世孫金元祿與父輩為避洪患由侯官璧團洲遷至倉山對湖。這時的倉山區還是草萊之地。金氏族人在荒僻山坡開墾農田,東至桃花山腳,南至程埔界,西至嶺後程厝邊界,北靠金山及望北台。他們以種茉莉花為主,種菜、植果、養魚為輔;他們築起大厝,建成對湖白馬王廟及戲臺,後來次第續建的大小宅舍、院落形成德興里、逸林里等里弄。這些建築最早可追溯到乾嘉之間,從此揭開了倉山區開發的華章。
平靜的鄉村生活被打破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一八四二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福州被定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隨着中外交往的增多,各國開始在福州設領事館。在福州倉山區這個島嶼面積不過一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先後有十七個國家設駐領事館:英國、美國、法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麥、德國、俄國、日本、奧地利、匈牙利、比利時、意大利、墨西哥。
英國領事館最初只被准許在南台鴨姆洲租賃民房辦公,幾經周折,於一八四五年二月才遷到倉山設館辦公。此為各國在倉山設駐領事館之肇始。外國領事館多建在環境優美的對湖、麥園、梅塢等地,而這些地方也正是金氏族人等倉山原住民農耕放牧、安家落戶之所。後至的洋人如何侵併華人土地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洋人建設領事館以及此後的中西文化對峙中,金氏大厝巍然屹立,堅守中華文化,這本來應該是一抹難得的輝光啊!
石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