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1月29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時光迴輪)那些可怕的徵狀

那些可怕的徵狀

當初那張表格,接連在自閉症表徵行為上打剔號的時候,只能用超級恐慌來形容。沒有任何人敢斷言說,那些被打“剔”號的行為表徵,在未來也許會消失,連這點都無法確定。如果隨着孩子的成長,“問題行為”還是沒有消失,點算?

這樣就使我們莫名地對孩子的“特殊行為”感到很害怕。畢竟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要是這些行為不再出現了,孩子也許終有一日不會再被判定是“特殊兒”。說來困惑的是,當孩子才兩歲多到三歲多的時候,即使是正常的兒童,都會有成人難以理解的“行為”,這源自於人本來動能的“impulse”。而當他們因為發展上的各種遲緩程度和表達困難而無法解釋時,很容易刺激到家長甚至師長的神經。

這些行為多種多樣,例如原地自轉、踮着腳走路、經常做彎身倒轉視覺的動作、狂跳個不停、突然尖叫、玩玩具車時只會轉動車輪、在不適宜的場合拍手叫好……把我們的表格攤開來,治療師說,按表計沒把我們女兒評為重度自閉已經算“輕手”,那是在她才兩歲半的時候。但作為家長,尤其是為母者,我無法讓自己停留在“認為孩子的問題行為表徵不會消失”的深度泥沼之中。世界災難的可能性何止千百萬,但同理,“我們是幸運的”的可能性,也應當同樣有千百萬才對。

行為通常只是某些心理或需求的最末端,一味害怕行為的過程是難免的,但追蹤“為甚麼”會讓大家彼此了解,從而走到平安的地方。治療師建議的治療方法不外乎兩種,其一是在安全的情況下,將那個行為重複到需求被滿足為止,即是:一口氣做飽佢。第二種方法是將動作本身順勢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這點講求高度的理解力和即興的創意。

(巴巴國回憶錄 · 八)

店員丁

2020-11-29 店員丁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5495.html 1 (時光迴輪)那些可怕的徵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