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腳王者
看完紀錄片《邵氏:拳腳王者》後,特
別感慨,昔日勁爆全球的港產動作片,一去不返了。
《邵氏:拳腳王者》是鬼佬Serge Ou於去年製作的紀錄片,從邵氏年代開講,敘述邵氏公司製作的武俠片,風靡全球。西方學者認為武打美學源於京劇,猶如西方芭蕾舞。這一說法,道出武打具有中國文化基礎,是一種藝術,並非拳腳交加般亂打一餐。
從邵氏、李小龍到成龍,從古裝武俠到現代動作,《邵氏:拳腳王者》介紹香港動作片的演變,不斷攻陷西方市場,特別提到西方的霹靂舞、街舞等,實際受李小龍等功夫片啟發,並結合西方的即興創作。由中國文化到港產動作,再轉化為西方次文化,很有歷史意義。
動作片是香港電影的犀利武器,華人洋人通通被征服,這與一班動作演員、武指、替身等班底的忘我投入有直接關係,並與時俱進,打出層出不窮的新意。胡金銓把禪入武、張徹的盤腸大戰、劉家良的南派武打、李小龍的速度感、成龍的諧趣功夫,豐富了香港動作片的技藝,成為香港電影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影片講得有聲有色,內容豐富,根本是讚頌香港動作片。處於上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成長的觀眾,無不對港產動作片拍掌叫好。然而香港電影走入衰退期,古代武俠片幾乎失傳,現代動作片亦買少見少,更致命的是武打演員青黃不接,昔日的成龍、洪金寶、元彪、李連杰,已經六、七十歲了,怎可能繼續打下去?現時只剩下甄子丹最打得,更闖進荷里活,但也快到六十歲了,還能打幾耐?新一代無法接棒,只剩下靠剪接而成的花拳繡腿,絕非真功夫。
《邵氏:拳腳王者》道盡香港動作片對荷里活的影響力,但回看香港電影工業,只能緬懷往日,不勝唏噓。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