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裡誰是被害者?
——主旋律外的人間有情
風 語
在Netflix上架的台灣網劇《誰是被害者》用了八集共八個小時去說了個老生常談的“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氣”的故事。在今日的現實世界裡,世紀大疫情之後,可預示大多數人將要經歷一個經濟衰頹、秩序紛亂的世界,須面臨一段不短的苦日子,也因此,這個“活着需要勇氣”的話題在今天的社會別具意義。故事涉及一連串自殺事件,而於劇末出現的字幕也開宗明義地說明了這齣網劇所背負的社會責任:“如果您或您的朋友與本片提及的議題有相同困擾,請聯繫家長、朋友、學校的輔導老師或是可信賴的成人尋求專業資源的幫助。”
《誰是被害者》是個推理懸疑劇,劇名語帶雙關,指的是連環命案裡每個遇害人的真正身份,另一層意思是質詢在不公的社會下,到底誰是受害者?幾件命案皆分別涉及普遍社會議題,有其普世性,包括無良僱主欺榨受薪者、性別認同、有犯罪前科者受歧視……每宗案件都帶出一個社會問題,當中揭露出護理之家對住院者的不人道對待,尤具震撼性。現實中,關於護理之家、老人院的人道、人權的黑暗新聞確是屢見不鮮。
《誰是被害者》刻劃的是一個悲慘的世界,裡面都是灰暗的角色,沒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或者愉快的人。無論正、反派角色都有缺陷或缺憾,各有一個陰暗悲慘故事。編劇基本上充分利用各個主要角色的設定來帶出故事,而劇組為大多數角色的塑造和背景都做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工作,因此,無論人物或所延伸出來的故事都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美中不足的是,作為案件關鍵性的主謀角色的設定未夠細緻深入,對他成魔的經歷設計得有點粗疏,致使他的犯案動機流於戲劇化。而刑事警隊隊長和他手下兩個探員的戲份不少,但角色的背景和設定淺薄,因此角色也流於臉譜化。
罪案的主謀一生受盡折磨,為了活下去,他需要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點生存的價值。於是,他策劃了一連串死亡,煽動受害者以“消失”來證明自己的曾經存在,也作為助他人完成夙願及對社會控訴的手段。主謀為此自辯說:“有些人死了比活着有意義。我是幫他們找到死的意義。”故事充滿黑色死亡,氣氛抑鬱。然而,故事並不全然悲觀絶望,發展到最後,患有亞氏保加症(自閉症)的男主角悄悄地起了巨大變化,不懂和人溝通的他終於懂得向人吐出:“謝謝。”經歷了之前一大片陰冷,故事到末了,編導總算為觀眾帶來一絲暖意。當記者的女主角在監獄裡和案件主謀會面,問主謀:“你怎樣面對你的痛苦?”對方答:“活下去。想盡辦法活下去。”——無論多艱難,爭取活着,為生命多掙一點時間,等待轉機的可能,這就是編導對“希望”的詮釋。
相對於角色的塑造成功,故事情節的設計就有點失色。作為懸疑推理劇,《誰是被害者》有許多情節上的破綻,許多地方未能自圓其說,而墜落於一般警匪電影俗套的是,編劇讓警方辦案人員都很蠢,永遠比同樣追查真相的主角走慢一大步。
《誰是被害者》的製作一絲不苟,找來相關行業的專家及刑事鑑識科提供專業指導,讓觀眾對刑警鑑識科的操作、驗屍解剖等有獵奇式的探視,無論製作、場景和道具的專業性、編導演表現,都是華語劇集中罕見的高水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