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化 説抗疫
這篇文章的命意,緣自澳門人連月來的“文化抗疫”。它引發了我對“文化”本義的一些重新思考和認識,不揣孤陋,寫下來跟大家一起討論。
把握“文化”的內蘊,或許須要分析一下這兩個字的古字形。在甲骨文裡,“文”字寫作,像人胸前刺畫有美麗花紋。此字由“花紋”的本義,到“文字”、“文章”、“文采”、“禮樂制度”(如《詩 · 大雅 · 蕩序》:“無綱紀文章”,這裡“文章”即指禮樂制度)等引申義,都透露出造字者和用字者的審美追求。“化”寫作,其左是一面朝左側直立的人,其右是一頭朝下倒立的人,兩相會意形成“顚倒”之意,也就是“變化”的意思。文、化二字結合起來就有了“文以化之”的深義,就是說,要通過“文”即知識、識見、技術、藝術、發明、創造等因素和力量,影響並推動主客觀世界向正確、美好、合規律的方面變化或轉變。
可見,“文化”從根本上說是一個動詞,它昭示着一種動態,是一個不斷追求變化和改變的恆動過程,沒有活動,沒有創造,沒有變化,就無所謂文化,即使在非常時期,它也處於“正在進行時”,永遠在路上。在澳門的生存和成長的歷程中,“文化”是一個居於核心地位的重要概念。這一概念彰顯了一切文化活動所蘊含的空間,而文化活動又為這一空間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生動闡釋。兩相呼應,彼此充盈,文化活動對澳門抗疫生活的支撐和呈現便找到恰當的命名。
當疫情肆虐之時,全民宅家,百業俱寂。文化場館關閉了,文藝演出取消了,各種集會暫停了,文化工作遭遇“無事可為”之境。面對這種日常運作幾近“停擺”的情況,澳門文化人卻偏偏“沒事找事”。穆欣欣發出詰問:生命不息,文化力量不息,在生活突變面前,文化難道應該缺席嗎?魯茂明確指出:抗疫是全方位的。文化應有自己的位置。文化局及時提出“文化抗疫”的構想,得到社會廣泛、熱烈的嚮應,從而在城市“全方位抗疫”中,確立了一個重要而獨特的方位。這些看法和構想之可貴,正在於對“文化”概念的正確理解和把握,以及由此激發的巨大工作熱情和智慧。
數月來的“文化抗疫”,堪稱一段生動精彩的澳門故事,它不是小城文化的簡單的說明書,而是在澳門特定土壤和氣候裡生長起來的文化之美。箇中對文化本眞的堅守,充分體現文化人的責任和擔當。專業的也好,業餘的也好;線上也好,線下也好;詩也好,畫也好,樂曲也好;書法也好,甚至點滴心得成句也好,都拿出來提振元氣、紓緩壓力、慰藉心靈、鼓舞鬥志,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拓出了“抗疫”的新向度、新視野,回應了民心所想、所需,打開了一扇扇穿越疫中隔離的精神之窗。
“文化抗疫”中的個體辛勞,在全民奮戰的壯闊波瀾中也許算不得甚麼,其微弱、柔軟恰如逝水裡漾起的一朵浪花、一線漣漪。是的,比之於感天動地的醫護救助、規模宏大的經濟紓困,他們的付出可能顯得並不起眼且不足道;而事實上他們在家中或工作室裡默默構思和創作時,也未必會想到自己作品的作用有多大,但我相信,他們那一點一滴的奉獻,將於心靈和情感的細微處被汲取,並結晶為一顆顆“精神食糧”。記得著名詩人艾青說過:“蠶在吐絲的時候,沒有想到會吐出一條絲綢之路。”文化力量無限,乃由一項項具體工作或活動來呈現,“文化抗疫”作為一種備受關注的文化行為和文化現象,正啟示我們進一步打開視野,更新觀念,走進民衆生活,體驗民間悲歡,傳遞百姓心聲,去實現文化功能的最大化。這或許是“抗疫”之外的另一種收穫?
李觀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