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於芻蕘
《孟子 · 公孫丑上》第八節,應屬納諫的一類。他舉出三位典範人物:子路、禹和舜。他説:“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更甚),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關於舜這一節,孟子認為舜比子路和禹兩人更偉大,因為舜善與別人交流意見,經常放棄自己錯誤的觀點而服從別人正確的意見,吸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打從他耕田種地、造陶和漁獵,直至當上了君主,一貫以來都是吸取別人的長處,聽善言,納善諫,一個賢明的人,最大優點莫過於善與人同。
有謂“三人同行,必有我師焉”。《詩 · 大雅 · 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芻蕘,是採薪者,指微賤之人。意謂縱使是一個樵夫,也可成為我們取經的對象。古人之所以詢及芻蕘者,誠以淺近之言,至理存焉,不可以其人之賤而忽之也。
《書 · 秦誓》:“尚猷詢茲黃髮,則罔所愆。”意思是説:欲謀求好的策略(尚猷),應該向老年人長者(黃髮)請教,以免失誤。可見不論其職業貴賤,年齡之老幼,他們的意見、經驗都値得我們接納以作參考,此之謂納諫。
舉凡諫言都會逆耳。《韓非子 · 難言》:“至言忤於耳而倒於心,非賢聖莫能聽。”從這句話,可證上述子路、禹、舜三人非賢即聖矣。《韓非子 · 十過》又説:“過而不聽於忠臣,而獨行其意,則滅高名,為人笑之始也。”其實諫言一定逆耳,誠如歐陽修所説:“士不忘身不為忠,言不逆耳不為諫。”
面上有污垢,自己是看不見的,所以粵俚有云:“屙尿照吓”,尿,乃液體,可以代鏡。吳兢説:“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借忠臣。”不過《墨子》説:“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