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4月07日
第B10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娛情未了)窮

窮過,感受過貧窮之苦;苦過,才有憐憫之心。

黑澤明少時生活貧苦,成長後一直關懷窮人,不忘在電影中注入社會性,以電影素描社會。改編自高爾基作品的《低下層》,是百分之百的窮人戲,兩個小時一直呈現幾個住在貧民窟的窮人,談笑風生、愛恨恩怨;導演以旁觀者角度,運用近似紀錄片形式拍攝窮人生活,化悲痛為幽默,看似死亡逼近,卻具生命韌性;當中的僧侶角色,更像感化窮人的精神領袖,反映精神意志對窮人的影響。

黑澤明自殺前的作品《沒有季節的小墟》,從某一角度看是延續《低下層》的悲天憫人;主角是智障少年,整天在廢墟中扮司機走來走去,並側寫窮苦人家。影片全以鮮明誇張的色彩,反差對比廢墟、垃圾、暴力,盡見苦無出路的悲況,折射出導演晚年對社會的無望。

社會的窮,源於戰爭、政府腐敗、貪婪人性、暴力橫行。黑澤明在眾多影片中皆有對貧窮的描寫或暗喻,疾病、污水、廢墟、垃圾山、窮街陋巷等經常出現,《酩酊天使》的污水池、《靜靜的決鬥》的梅毒、《野良犬》的黑暗市場、《惡漢甜睡》的破敗地洞、《天國與地獄》的毒癮等,影射日本戰後的頹廢悲苦,以及經濟發展下的殘酷人性。

描寫得最貧苦是《赤鬍子》,患病窮人擠迫在狹窄房間孤獨地病死;《七俠四義》中受到土匪掠奪的農民,幾乎餓到等死。兩片均出現救星,前者是再世華佗,後者是七俠英雄,可見當時導演對美好未來的期望。

黑澤明具有濃烈的人道精神,但不像巨人般俯視蒼生,而是走近百姓,呈現窮人、苦人、病人之痛,導致心靈創傷、扭曲人性,然而總有人在黑暗中挺身而出,救人救世。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紀念之五)

高 域

2020-04-07 高 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7785.html 1 (娛情未了)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