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的體格
魯迅在《社戲》中記下他告別中國戲的一幕︰
“我向來沒有這樣忍耐的等待過什麼事物,而況這身邊的胖紳士的吁吁的喘氣,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紅紅綠綠的晃蕩,加之以十二點,忽而使我省誤到在這裡不適於生存了。我同時便機械的擰轉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擠,覺得背後便已滿滿的,大約那彈性的胖紳士早在我的空處胖開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後無回路,自然擠而又擠,終於出了大門。”
雖然如此,魯迅的描述倒也說明了劇場演出現場、直觀、綜合以及聚眾等特點。
防疫時期,劇場藝術的上述特點都行不通了,人群不宜聚集、演出場館關閉,學校停課,連帶很多將戲劇送到校園的演出,都只得取消或無限期延後。
澳門劇場界近十年間從業餘轉向全職,以往由業餘劇社主導的劇場發展,現在劇場中十之八九都是全職工作者。可以說,這些年來澳門的戲劇推廣工作已有一定成績,吸引了很多熱愛表演藝術的年輕人,全職投身這個領域發展。
另一方面,這當然與經濟條件有關,賭權開放加上內地自由行政策,澳門經濟起飛,再加上政府在文化政策上的積極進取,藝術愛好者看到一點發展前景,投身劇場領域,或者收入比起公務員和博彩從業員還有一段距離,但至少是自己喜歡的事業,於是愈來愈多人願意投入全職劇場工作。
演出活動的確多了,演出活動的資助、政府藝文節目也能支付比過去高的人員薪酬,然而那卻是零碎的、一次性的支持。民間劇團的體格還是偏虛,單項式資助只能讓你“多勞少得”,過勞才會多得,表面上的繁榮,事實上已積勞成疾。
(疫情、劇情之一)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