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3月02日
第C09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聰明等於資優嗎?

聰明等於資優嗎?

農曆新年剛過,不少家庭都會張貼揮春。家裡有小朋友的便會貼“學業進步”、“聰明伶俐”等。然而,這些都不只是心願那麼簡單,是需要學生、老師、家長和社會一同努力,才能實現。事實上,“聰明”又是怎麼一回事?為甚麼有些小朋友給人的感覺比較聰明?有些小朋友總令人覺得特別有才華?從心理學、教育學、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有一系列來自“資優”的學說,或可作解釋。

在“資優”這個學說發展初期,由於缺乏研究基礎,一般只能跟“智力”掛鈎。時至今日,評估一個學童是否資優,首先需要做的仍然是智力測試。但經過歷年發展,學說已不斷演變,“資優”已經不只是“智力”那麼簡單。筆者嘗試解釋不同的資優理論,去擴闊讀者對於有關學說的解讀。

評估資優的三個元素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Joseph Renzulli在二○○五年發表了“資優三環論”,說明資優除了要在某方面的能力高於一般人的水平外,還需要具有創造力和相當的投入程度。

舉例說,著名鋼琴家郎朗從小已在鋼琴演奏上具出色表現,自三歲開始,便不斷獲得不同獎項,由此可見,他鋼琴演奏的能力屬於“高於一般水平”。

在“投入”方面,郎朗從小便表現出對音樂的熱愛,看完動畫片以後,便坐到鋼琴面前,把聽過的背景音樂彈奏出來;令到當時在瀋陽空軍部隊舞團擔任演奏員的父親對他加以培育,並尋找不同的老師、音樂學院去培養他的鋼琴演奏技術,過程縱是艱辛,郎朗仍不放棄,由此可見,郎朗不但投入大量的時間,還有他的精神和體力。

在“創造力”方面,郎朗創造了古典音樂演奏上的獨特風格,而他的創造力,也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甚至被美國著名雜誌評選為“二十位將改變世界的年輕人”,而在這二十位年輕人中,他也是唯一一位藝術家。

在“能力”、“投入”和“創造力”三個元素的交織下,便建構了“資優”,所以,資優並不單純是智商超過一百三十分,而是當事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是否有:一、高於一般水平的能力。二、能夠投入時間和精力。三、能夠從無到有創造屬於該範疇的東西。

總結

話說回來,一提及“資優”,便令人感覺該小朋友或成年人必然是比一般人“聰明”或“有才華”,但是,根據上述理論,這些聰明和才華也不一定是“資優”。下一期,筆者將繼續介紹另一個資優的理論,令大家對這方面有更多認識。

(救世軍教育服務

部高級發展主任)

曾慧菱

2020-03-02 曾慧菱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660.html 1 聰明等於資優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