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安人以義正我
《三字經》説:“《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説仁義。”《孟》書第一章〈梁惠王〉上,講的都是道德仁義。
甚麼是仁?徐鉉説:“仁者兼愛,故從二。”義,己之威儀也。這是《説文》的解釋,舜徽則謂:“義篆當從羊,我聲。從羊,與善、美同意也”。總的來説,仁、義都是十分正面的,所以孟子“講道德,説仁義”,放諸四海而皆準。
董仲舒《春秋繁露 · 仁義》:“《春秋》之所治,人與我也。所以治人與我者,仁與義也。以仁安人,以義正我,故仁之為言人也,義之為言我也,言名以別矣。仁之於人,義之於我者,不可不察也。”董仲舒是説:《春秋》所硏究的,是別人與我的關係。用來硏究別人與自我關係的範疇,是仁與義。用仁安定別人,用義端正自我,所以,仁是用來表述如何對待別人的,義是用來表述怎樣對待自我的,一説出名稱,就可以區別出來。以仁對待別人,以義對待自我的關係,是不可以不明察的。
董仲舒的説法,豈不是別人“着數”,自己吃虧?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以仁待人,以義範己,“着數”的應是自我。西諺云:“施比受更有福”。中諺云:“福有攸歸”,並非虛言。王安石有《三不欺》説:“蓋聖人之政,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然後天下無或欺之者矣。”在〈梁惠王〉這章句中,孟子對梁惠王説了一句話:“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在講到“着數”時,孟子舉了一些例子:“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孟子舉出:犯上作亂的必然是“貧”或“弱”者,因為貧富懸殊,不殺君奪權,永遠不能滿足。但講“仁”的人決不會遺忘其父母親人,講“義”的人,決不會做出叛逆之事。大王只要以仁義為本,就足以保國安民了,故孟子説:“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