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1月23日
第C12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天意還是人為的悲劇

天意還是人為的悲劇

——《祝福》觀後

魯迅的小說揭露舊社會吃人的本質,吃人可以是實質上,又或是意義上的,但總的來說,都是對封建社會的一種控訴,亦經常被用來反思。早前在第六屆葡語國家及地區話劇節上,欣賞到曉角演員培訓班演出的舞臺劇《祝福》,再一次對現代人吶喊,反思現在是否仍存在這些“封建”“愚昧”,人們是否仍然活得徬徨不安。

由於之前錯過了其實習演出,故今次特意前往,在觀看前回顧了《祝福》的大致內容,簡單而言就是勤勞善良的窮苦農家婦女祥林嫂,在封建禮教封建思想社會下的悲慘遭遇,由當時具有一定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份子“我”作為無力的旁觀者,訴說其一生。

先說整體觀看感受,是次演出在舊法院黑盒劇場,按理說場地並不陌生,技術問題不大,但是次演出受燈光影響,音樂也有點大,演員聲音重疊厲害,要很專心才不錯過對話。幸好演員的能量足夠,有時旁演都有交足戲,讓那種震撼留在心中。只是演員們的表現有點不穩,到後面角色轉變已不太分得清,也結束得太突然。如沒理解錯,最後應該是回到開場所說的那一晚,可惜差了一點點首尾呼應,有突兀之感,要多想想才會聯想到那一晚,才知道已經完結。或許試着將開場的頭巾及一夜白髮連結,又或一下子把門關上作結,可能會有更好的聯繫。當然這也許是導演刻意要大家有種要完沒完的感覺,要我們想想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悲劇,現在是否仍然存在。只是可惜了開場的祥林嫂特徵的優勢作用。

另外,筆者十分欣賞用簡單道具形成了各個不同場景,屏風燈籠就已經轉換了很多場景。只是同樣的問題,演員的穩定性不足,屏風後明顯的混亂腳步,以及退回正確位置等小動作,都令演出失色不少。然而,整體而言,是次演出還是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因為這是從小說變成真人演出,特別是祥林嫂訴說自己遭遇時心痛自責,有如一把利刃刺進心頭,很是感觸。

憶起祥林嫂的遭遇,總是有種說不出的遺憾,說是命中注定,又有不少人為的因素,說是因為她這個人的大意又或太逆來順受,又總覺對女性不公,所有的注意又包含太多的巧合。人總不能永遠對自己身處的環境感到不安,日日活得小心翼翼,這樣的日子如何能過下去呢?例如明明在大戶人家工作得好好的,怎會想到前婆家來人突然把她捉走賣了,又如在一個地方生活了兩年,明明夏天沒有狼,大家一直都生活好好的,怎會想到一碗飯要了丈夫的命,小孩坐在家門口會被豺狼叼走?可是這又夾雜着人為的大意,如果她不對封建禮教屈服,又或發現丈夫把好的都留給母子食,所以身體一直不健康,就不會會一碗冷飯奪走風寒丈夫的性命。再者如果沒有打開大門,只是關着大門叫小孩在院子裡掰豆,就不會被豺狼一下子叼走,連叫聲也聽不到。所以祥林嫂的悲劇就三分天注定,七分人為之,只是壓倒她的始終是社會的冷漠。她在害怕她沒有順從封建禮教,在經受雙重打擊下,想通過說故事方式來得到安慰,想大家告訴她不全是她的過錯,然而人們的同情只因故事吸引,當新鮮感過去,這個故事便是一個笑話,甚至是責備祥林嫂有罪的憑證。正如“我”一樣,對她深表同情,對當時人們的自私及世態炎涼感到憤慨,但除了無能為力,也只能無動於衷。

時至今日,社會早已改變,但是這種舊有的思想,是否真的已經不復存在,還是悲劇仍在悄悄上演?想想就令人惴惴不安。

初 心

2020-01-23 初 心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4322.html 1 天意還是人為的悲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