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旅遊資源 推多元產品
連月來,澳門間接受到香港社會運動影響,港澳聯遊團客銳減,繼而影響導遊、旅遊巴司機生計。日前四個機構合辦導遊培訓,推旅遊導賞計劃以助業界紓困;中長期來說,仍要加快旅遊產品結構多元,優化團客結構,減低港澳遊依賴程度,提質發展方是標本兼治。
港澳一衣帶水,從港澳聯遊團急挫,反映澳門對外圍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越趨敏感,有必要增強本澳的抗逆能力。過去旅遊業發展急速,客似雲來,對存在已久的問題不加重視,香港事件無疑是一個警號。儘管團客減少,但在內地自由行旅客增加下,拉上補下,全年客量有望保持增長。但團客作為旅遊業重要一環,至今尚未找到其他客源填補,不能忽視。
近年旅客出遊方式改變,自由行是大勢所趨,參團亦有不一樣的需求,個性化小團模式應運而生,備受青睞。從內地方興未艾的旅遊市場可見,旅遊產品百花齊放,既有一條龍旅遊平台、機票、住宿、餐飲、娛樂,旅客按需選擇,同時分拆出不同的旅遊產品,如一天團、美食團、醫美團、戶外體驗團等,其為旅客設計不同旅遊路線,解決一天行程設計,旅客今日可自由行,明日可化身團客;反觀本澳的旅遊市場產品更新換代節奏緩慢,不論自由行還是參團產品,大多處於傳統且被動的模式。
本澳不愁客源,惟缺深度遊、多元化旅客。縱觀全球旅遊發展趨勢,旅客的出遊需求向深度遊、多元化發展,但澳門遲遲未能與之對接,是客源市場局限?還是旅遊資源未被充分發掘,沒有相應的旅遊產品,難以形成深度遊?
不論如何,當局宜重新審視澳門旅遊資源,挖掘和包裝不同旅遊產品,主動出擊,創造需求。同時鼓勵業界優化自身產品及服務,迎合市場急劇的變化。如今旅遊市場競爭激烈,當局與業界應盡快制訂短中長期措施和計劃,促使澳門旅遊業朝向創新、可持續方向發展,切勿紙上談兵。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