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是福
京兆尹的野生紅菇湯,清甜中帶着菌香,一口下肚,溫暖流遍全身。這家米芝蓮三星兼綠星素食餐廳,將飲食藝術推向了極致。絲綢卷軸餐單上印着各式珍饈:百香果醋、雪蓮子燉美人棗、橘皮山珍燉尾膠,越發認同品味美食也是一門學問。古人所云“能吃是福”,我卻辜負了這份福氣許久。
想當年,我把熱量當成魔鬼,把油脂視作洪水猛獸。高中時期開始因容貌焦慮而陷入減肥漩渦,嚴格計算並控制卡路里的攝入。跟朋友聚餐,要拿熱水把菜裡的油和鹽沖掉才吃,簡直是暴殄天物。
上了大學,情況更糟,患上了飲食障礙。情緒低落時,我會無法自控地暴飲暴食,炸雞、薯片、辛辣泡麵。過後,巨大的罪惡感又將我吞沒,於是瘋狂吃減肥藥,用極端方式“清空”自己。惡性循環令我在自責與放縱之間反覆掙扎。
後來我遵從生酮飲食(一種高脂低碳的飲食法)和二十比四法則,即每天只有四小時進食時間。適應期低血糖來襲,整個人恍惚,大腦宕機。可笑的是,我看到別人吃米飯還暗自搖頭,覺得別人吃得不健康且不自律。
工作後,胃病時常伴隨壓力而來,才明白健康可貴。最近這半年,我嘗試成為pescatarian(只吃海鮮的素食者),擁抱碳水。中醫說大米有助養胃。或許,對我而言,所謂的“禁忌食物”不過是自己嚇自己。各種飲食理論固然有其道理,但過分執着反而失去了生活的樂趣。關鍵是懂得適可而止。七分飽足,偶爾放縱,這才是生活。
侍者端來最後一道甜品介紹道:“這是宮廷小點芝麻金桔核桃艾窩窩。”看着眼前這顆圓滾滾的小點,我不禁莞爾:當年皇帝的快樂,大概也不過如此。
曜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