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5年01月19日
第B07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執劍而行

《上升的島嶼》 作 者:李懿 出 版 社:澳門基金會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

執劍而行

我第一次見到李懿,是在一個女作者的聚會上,作者之一的谷雨把幾歲大的女兒李懿帶來一塊湊熱鬧。我沒有去逗弄小毛孩的習慣,也就對她沒有特別的印象。直到她讀小學時,聽聞是個喜歡閱讀大量課外書的孩子,然後從谷雨給我們看的遊歐照片中,我推測年少的李懿是個“男仔頭”性格,因為照片裡短髮的她舉止調皮,笑臉上帶有一種不羈的神色。時光荏苒,第二次見她已是婷婷少女,寡言、內斂,整個人的氣場散發着淡然文靜,似乎八級颱風都不易在她的心湖掀起多大的漣漪,這和她那愛吃愛說的媽媽形成鮮明的對比,彷彿她才是當母親的那個。這麼大的轉變,我頗為驚訝。

也許李懿的個性本就不是我猜測的那樣,而她顛覆我固有的想當然其實不僅僅是外表所見,更大的觸動是她努力尋索的創作風格。

李懿出生於澳門,在內地完成教育,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數年,直至疫情前回澳,可以說,近幾年才是她真正長居小城的時光。所以,澳門是她熟悉的陌生城市。這種成長的經歷、與居住城市的距離感,有利於她的文學創作,能站在視野開闊的天地發揮想像力,但同時又容易把她的創作思緒囿困在個人世界一隅;這的確是一種矛盾的狀態,同時還是一把雙利刃,利弊相隨,能駕馭其特性,便是強者。

我大約是在李懿開始寫報紙專欄時關注她的文章,她寫的散文,文筆自然而然便流露出“文學範”,比較着重內在的東西,有時略顯深澀,甚至偶有讓我捉摸不透的含意。漸漸地,我又讀到她的小說,那些故事佈局講究,重視細節,用力刻劃人物個性,偏重探索人性的惡。我常常會被這些故事觸動到,折服於她的寫作功底。然而,有時又難免生出一絲遺憾,儘管讀到對社會對人性的批判,總覺來自現實的力度不足,只靠作者撐起一股單薄之力是不夠的。這正是我前頭說的,李懿與城市距離感帶來的局限性,對社會的陌生感,沒有融入生活周遭,多少是要影響到創作的着力點;這其實也是許多青年作者的共同困境,缺乏生活基礎,作品少了人間煙火。

雖則如此,我還是很羨慕李懿能長年堅持閱讀大量文學著作,而且,她閱讀範圍之龐雜,實在是讓號稱熱愛文學的人感到慚愧,在我們而言完全陌生的、知名度冷僻的外國作家的作品,她都有興致去讀一讀。自少便打下厚重的閱讀基礎,使得她作品的起點相當高,有一次我們在戶外的咖啡座喝下午茶,我看着高高的藍天,不由地對她說,你若能把放飛得很高的創作意念和你站立的土地緊緊地聯結在一起,你的文學才能發揮強大的力量。

現在手上這本獲獎的中篇小說《上升的島嶼》,是我讀李懿的小說中最有生活氣息的一部作品。故事裡那對夫妻,丈夫是公務員、妻子是文員,在澳門無論如何是拿得出手的角色,比許多在低層掙扎的勞動階層有頭有臉,但他們活得十分卑微,甚或卑鄙、沒有尊嚴。男的總仗着公務員身份耍奸,在珠海包養二奶生子,卻道貌岸然地熱衷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借此結識單純的女孩,玩弄感情,還害得一個女子為他殉情;而做妻子的得不到丈夫的愛,竟和女兒的老師搞婚外戀,至少滿足了情慾。

隨着他們出場的,是反叛的女兒、懦弱的老師、被害女子及她的妹妹、為生活所逼的二奶,每個人都有各自難以言語或不能言說的故事。這樣一群鮮活的人,譜寫了紙醉金迷的澳門不為人知的生活苦痛;撥開這座城市迷幻的煙霧,我們看到某些不堪的真相。

《上升的島嶼》與李懿往常的創作有很不一樣的敘述手法,可見她努力嘗試給作品賦予各種可能性,在用心地打磨手中那把劍,要打造出成熟的創作風格來。

廖子馨

2025-01-19 廖子馨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88869.html 1 執劍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