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錯過靈歌詩集發表會的主持棒
多年前,我曾參加靈歌詩集《破碎的完整》發表會。為甚麼參加至今回想,記憶猶如泡水衛生紙,難以一張張撕開?很可能二〇一九年冬天,我回歸寫新詩,靈歌詩好、人緣好,趁着發表會掌握當下詩壇動態,不需要撥算盤、不需要費神想下一句新詩韻腳,絕對划算。還有可能是即時通互動中,察覺他詩雅人雅,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最可能的是,有次他訊息中說,他是睽違二、三十年,回歸新詩立場,我想,我不也是嗎?他又說以前學機械,本來與文字無關,我又想我不也是嗎?差點與靈歌當了黑手兄弟,只是彼黑手並非此黑手,靈歌前半生真正專精機械,黑手變成黑金,不像我,手一抹黑就急着洗淨,搞了半天不黑不白,當然也不金,於是許多訊息的收尾都是,靈歌兄改天設宴,我必定到啊。
為了白吃合理化,我必補上一句,“我帶酒囉……”靈歌很可能一來好客、二來受到逼迫,而我果真帶上酒,但整個場子喝最多的,不也還是我嗎?
靈歌“晚年復出”,採取的方式不同其他詩人。不投獎,不謀取一詩成名,而是一首一首,在詩刊、在報紙,一年數十首,跟外界宣稱他的實踐軌跡,蕭蕭在《破碎的完整》推薦序中提到詩集分為四輯,“輯一,前往退路——前進,前進,其實是沒有退路”、“輯二,由大而小——追求最大,擁有更多,心,越來越小”、“輯三,破碎——玻璃的穿透,源自於易碎”、“輯四,完整進行中——無法抵達的夢,繼續黑夜”,指出《周易》式的前進、循環不息的生命活力,正是靈歌所要傳達的、循環四輯的詩思所在。
二〇二三年出版的《前往時間的傷口》,再度涵括四部分:“輯一,時間的傷口”、“輯二,人間戀上”、“輯三,探索的困惑”、“輯四,風雨行旅”。李進文指出,猶若四重奏,音響立體環繞着“生活”大命題,無論歲月、悲與喜、對世界的提問,或跋涉往日和現今的行旅。
我也為《前往時間的傷口》貢獻推薦,“靈歌是被事業耽誤的詩人,顧着生活,往上提升物質種種時,也成為構造世界的零件。物質上升、精神自以為沉淪,尤在步入壯年後,回首前塵,雖不至於懊惱少年路,便也提煉為一種悔悟。
都已經是慢馬了,一鞭哪夠瞧,靈歌再提詩筆,必須數鞭加上荊棘,才能說服自己歲月無悔。然,自以為虛度的日子並非真的虛度,它們慢慢回歸為靈歌的語言骨頭,他寫得勤快之餘,也除卻年輕寫詩常見的花俏與包裝,聽仔細了,仍有機器的運作聲響,扣搭扣搭,有多少的金屬原料才能斬釘截鐵,製造成預設的鐵馬或者高鐵與飛機。
質量於焉是靈歌最厚實的凝望。深入生命內在,有禪理、同理,以及構成主旋律的人的道理。被耽誤的寫詩歲月,並未真的耽誤甚麼,它們提供台階以及轉盤,厚實並且靈動而歌,少年與壯年攜手,用詩譜曲。詩集諸多妙句,“有些口/要別人開了/你才懸河”、“文明有時/戒不了洪荒”、“開始學習風,學習水/令一切無所不從”……
《前往時間的傷口》確定出版時間後,靈歌與跟我敲議主持,雖想不懂為甚麼找我但也滿口答應,“沒問題沒問題,一定搞得熱熱鬧鬧……”我邊答應,邊想着要怎麼做,才能搞得沸沸揚揚,只可惜我未能把發表會搞得風風火火,我在半夜猶豫寫訊息,“真抱歉哪,發表會與交流會議撞期了……”
靈歌線上安慰我,“沒關係沒關係……”當時氣氛凝結,猶如冬天玻璃,還好靈歌哈一口氣,“下一本詩集再找你幫忙。”於是玻璃上便有靈歌寫給我的詩句了,雖然在這件事情上,我完全不值得一行字哪。
吳鈞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