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拾趣
少年時在老家莆田讀書。一日放學途中,突然發現街頭那檔麵攤,原來有一個奇怪的店名:“冇有麵家”。什麼意思?端詳了老半天,亦不得其解。
日前手機上發見一則類似趣聞,竟似他鄉遇故知,會心微笑。話說台灣某君發現一間店名古怪的牛肉麵店,站在招牌下突然支支吾吾:“冇有牛肉麵!”特殊生僻字的店名讓人大笑又不知怎麼唸,歎口氣道:“吃個牛肉麵還真的被考倒了!”
一位內行用閩南語解釋“冇有”三個字:第一個字“冇”,閩南語讀phànn,意思是“不紮實”、“空的”;第二個字“”,《康熙字典》未收錄,是會意字:“冇+丶”,閩南語讀tīng,意思是堅硬、紮實的;第三個字“有”,閩南白話音ū。這三個字連在一起,就會讀成phànntīngū,解釋成“湯(不紮實)、料(紮實,意指牛肉),兩者皆有”。
“冇有”三個字,不論是閩南語還是莆仙話、福州話,都很常見,只是發音稍有不同。
說到“冇”字,閩台人用得稱心就手,俯拾皆是。比如“冇粟”:有稻殼卻沒有穀粒或穀粒不飽滿;“冇柴”:質地鬆軟的木柴。兩者都比喻用途不大或無用的事物或人。常用的還有“冇蟳”:沒有蟹黃的蟳(蟹類),“冇手”:花錢大方、慷慨。諸如此類,形象生動。
“冇”字出現在粵語是“沒有”的意思。
一位台灣網友說:三十多年前一位老師是香港人,他說這三個字是香港一家雜貨店,意思是店裡東西多,但你要的不一定有,現在看到想要就要快買,下次可不保證還會有。又有香港網友則表示,“冇有”三個字粵語讀“母、定、友”,理解為“無、抑或、有”。
諸家高見,令我這樁一直放在心上的陳年趣事,算是弄明白了。
石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