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地球一周的感想
這一年因完成周遊記等書籍,重新省思身為地球大家庭之一的尊榮與責任,藉此條列如下,作為二○二四年歲末的祝福。
一、氣候變遷已是人類迫在眉睫的問題。在一百二十天行程中,有長達一百多日是晴天,從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一直紅海的四萬多公里中,沿途幾乎都是晴天。但同年二月份,在新西蘭奧克蘭與內皮爾等大範圍地區,卻遭受史無前例的熱帶氣旋侵襲,災情慘重。路過斐濟群島附近,也遇到時間長、威力大的氣旋滯留,讓許多同行船員的家園嚴重受損,家人失去聯繫。在南太平洋氣候乾旱如復活節島、巴布亞與大溪地等島嶼,我們親眼目睹突如其來的暴雨,雨勢之大,令人乍舌。顯見極端氣候已在周遭發生。
二、教育依然能促進社會流動。如巴新年輕導遊八口之家,全靠讀書而脫貧;約旦國王資助佩特拉古城貧童唸書,成為日後研究古城文化的專家;還有法國工程師到美留學,成就他日後創業的資本。
三、肢體殘障依然可以圓夢。如:英國父母推着輪椅上的女兒一起環球;漸凍人夫婦到復活節島圓夢;七十九歲東德老太太拄着拐杖,也要參加國標舞;還有那位新西蘭視障先生全盲後,依然樂觀面對人生。
四、擁有多語言能力,可以提升國際移動能力與就業機會,如船上多數的歐洲人,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其中,善用科技與翻譯系統,也可克服語言的限制,增加國際溝通能力。
五、貧富差距仍是各國挑戰,以印度孟買城市東、西兩邊居民,因種族、信仰與職業等差異,形成生活條件的天壤之別,也造成階級對立與社會衝突的原因。
六、社會融合與差異尊重,是現代人的基本要求,一旦發生戰爭,所有的努力就化為烏有。船上一位身材高挑、容貌姣好的烏克蘭籍旅遊部主任,經常在甲板上依着欄杆,面帶愁容的望向海洋。當時她的父兄都留在烏克蘭作戰,其他家人已不知去向。等她完成工作合約後,想回家探望,但如今已不知回鄉的路如何走?說到此她的眼眶泛着淚光。相對於船上其他旅客的杯觥交錯與歡樂笑聲,這些年輕的烏克蘭人,在戰火中淪為無家可歸,他們的內心該是多麼的苦啊!
七、文化力量與志工服務,是最佳的外交軟實力。如船上為眾人取中文名字,以毛筆字結緣的陳先生夫婦,不但備受歡迎,也獲得敬重。
八、生態保護人人有責。如復活節島重視環境保護,禁止旅客攜入任何寶特瓶等塑膠類產品,維護生態永續發展。
九、好的治安與安全環境,是吸引全球觀光的關鍵條件,相反的如葡萄牙里斯本的港口罷工,秘魯利馬的示威抗議,都讓各國郵輪與遊客,過門而不入!掌握東西方文化差異,培養文化敏感度,才能避免交流中的誤解。如與西方人交談時,眼睛需直視對方;上車或進電梯,需維持女士優先禮儀;疾病屬個人隱私範圍,非有必要無需揭露。
十、日常的危機處理,方法十分重要。如船上西蒙經理,綜合他多年解決旅客疑難雜症的心得說:面對各種問題時,尋找解決途徑比在問題上打轉更重要。他認為世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不斷解決方法的尋找!
十一、以客為尊、熱愛工作,真誠對待每位客人,讓郵輪成為全世界最好的服務業。一路上看到羅馬尼亞籍攝影師的敬業、菲律賓籍照相部客服的耐心協助,他們都是“助人為樂”的榜樣。
十二、線上教學成為協助下一代無遠弗屆學習的媒介。透過網絡科技,小孩子可以隨家人在旅行中學習,甚至超越了學校的課程範圍,讓他們體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寶貴經驗!
十三、全球疫情影響各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導致許多南太平洋島嶼封島幾年、與世隔絕的命運。但有的地方如庫克群島,也藉此貸款整治島內各項基礎建設,有些人更是重新過返璞歸真的原始生活。附近海域及海洋生物,更因此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
十四、“英雄出少年”。悉尼歌劇院的丹麥原設計師等,船上年輕的工作人員,他們幫助年長旅客克服面對網絡科技的焦慮,寫下“世代交流”的溫馨畫面!
(摘自:《繞地球一周:旅行中的國際理解》)
周祝瑛(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