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廿五載採訪團訪吳志良
澳具條件成中外文明交流基地
【本報消息】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長吳志良表示,歷經數百年融合發展,如今澳門已成為中華文化開放性和包容性典範,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澳門具條件成為中國對外傳播、中外文明交流互建的重要基地,關鍵在於如何發揮小城傳統功能,利用本地優勢,傳播文化價值及發展理念。
由內地及港澳記者組成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廿五周年集中採訪”媒體團,昨日下午一時半在勵宮酒店採訪吳志良。
文化交流美美與共
吳志良表示,澳門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有許多特殊優勢,其中最為重要、最具價值、最能作出貢獻的是文化。澳門擁有古今同在、中西並舉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具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交流互鑒豐富經驗,有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良好社會環境,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獨特話語體系。
每年有逾千萬人次旅客,從全球各地慕名而來。他直言,澳門人口、城市規模都不大,但擁有的歷史文獻檔案數量巨大,反映了中國和西方交往幾百年的歷史過程,這些文獻檔案散見於全世界不同的檔案館、圖書館。
倡文博項目落戶澳
對於下一屆政府將“文化澳門”納入四大施政目標之一,文化界為之鼓舞。為進一步把澳門的潛力、文化價值挖掘出來,建議邀請海內外一流的文藝大家、文博機構來澳,推動文博項目落戶澳門。在此間,本澳也要提供空間及相應政策,才能達到交流思想、共同創作目的。“期待相關機構未來一、兩年會落戶本澳,相信特區政府未來會在這方面開展工作。”
吳志良表示,澳門自回歸祖國後,加強與內地聯繫,也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但增進居民家國情懷,文化素質、文化修養也顯注提高。澳門居民必須有堅定的文化自信,強烈的民族觀念及國家意識,使澳門在對外交往中立於不敗之地。他認為,澳門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形成一套中國觀點和西方視野相結合、西方敘事和中國敘事相結合的話語體系。要講好澳門故事,建議從文化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