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之後
蘇敏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出走的決心》、於今年九月在各大影院熱映之前,她的故事我就已經在很多短視頻裡刷到過,當時就非常欽佩她的勇氣。在看完電影之後,除了更心疼她前半輩子的窒息生活,更理解她因何出走的堅定決心之外,第一次感覺到了她出走之後的成長,並且不斷變得更強大。
電影的敘事重點,是一個普通的女性如何走出壓抑的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她在原生家庭中,是別人的女兒,在父權的壓制下,被剝奪讀書的權利,被要求對家庭的供養。她在新生家庭中,是別人的妻子、別人的母親,在夫權的控制和母職的奉獻中,任勞任怨地包攬所有家務,還要承擔家庭的經濟重擔。不僅如此,丈夫對她永遠是指責、抱怨和呵斥,從沒有一絲的尊重。最後,她終於為自己出走了。
據說很多女性觀眾都在此片中找到了共鳴,很多人也表示非常佩服蘇敏出走的決心。但其實,出走不僅需要決心,更需要女性的獨立與成長。
電影片尾有一幕場景,是女主角在開車露營的過程中遇到了暴風雨,她在單薄的帳篷裡艱難地度過一夜之後,第二天早上,走出帳篷看到了美麗的朝陽和廣闊的天地。私以為,這其實就是出走之後必然面對的困難。
如果看過蘇敏的短視頻,就會發現剛出走的她,還沒有引起社會關注時,開着一輛小POLO,需要自己打短工賺取生活費,自己為汽車換輪胎,獨自在杳無人煙的露營地裡露營,自學拍攝短視頻和使用自媒體……可以說,沒有一件輕鬆的事。
別看現在的她彷彿過得很光鮮,連自己的故事都被拍成了電影,只要想想在這個過程當中她的付出,就會知道,獨立意味着不畏手畏腳,成長意味着學習與思考,出走需要的,遠遠不只是決心。
楊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