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6600萬年前撞地球小行星
六千六百萬年前,一個天體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這個龐然大物究竟來自何處一直是未解之謎。在一項最新研究中,德國科隆大學科學家日前通過分析位於墨西哥希克蘇魯伯撞擊點的地球化學證據,揭示了該天體的真面目:一顆來自木星軌道之外(外太陽系)的小行星。
通過對墨西哥希克蘇魯伯地區沉積物的分析,研究團隊認為約六千六百萬年前撞擊地球並導致非鳥類恐龍滅絕的物體是一顆來自外太陽系的碳質小行星。此前研究普遍認為,希克蘇魯伯地區遭受撞擊和相應的地球環境變化,導致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其中包括非鳥類恐龍的滅絕。但對於撞擊物的性質還有諸多未解之處。
據悉,發生於大約六千六百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簡稱K-Pg滅絕),是地球歷史上第五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消滅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物種,包括所有非鳥類恐龍。科學家指出,自一九八○年以來,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這一滅絕事件由一個城市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造成。撞擊將大量硫、灰塵和煙塵拋入空中,遮擋了太陽,導致氣溫驟降。
為弄清楚這個撞擊天體是甚麼以及它來自哪裡,研究團隊從三個地點獲取了K-Pg岩石的樣本,並將其與過去三十五億年間其他八個撞擊地點的岩石樣本進行了比較。研究團隊重點研究了金屬釕的同位素。釕在地球岩石中極為罕見,且具有七種穩定的同位素,撞擊天體具有這些同位素的混合特徵。更重要的是,研究釕同位素可幫助區分起源於外太陽系(木星軌道之外)和起源於內太陽系的小行星。
研究團隊表示,約四十五億年前,當太陽系由分子雲形成時,內部區域的溫度過高,水等揮發性化學物質無法凝結。因此,內太陽系小行星揮發物含量低,硅酸鹽礦物含量豐富;而在更遠地方形成的小行星則富含大量碳和揮發性化學物質。釕同位素在雲中分佈不均,這種異質性也會在小行星中保留下來。
研究發現,該撞擊天體內釕同位素的情況與外太陽系碳質小行星非常匹配,而與來自內太陽系的硅質小行星不匹配。下一步,研究團隊將繼續揭示更多墨西哥希克蘇魯伯撞擊點的地球化學證據。
美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