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大氣層如何形成?
月球俗稱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幾千年來,人類仰望天空,思索我們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的起源和奧秘。月球上雖然沒有可供呼吸的空氣,但它確實擁有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層。月球的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日前指出,月球大氣層主要是撞擊汽化的產物。
如何理解撞擊汽化過程呢?要從月球土壤說起。經研究團隊分析表明,在月球四十五億年的歷史中,其表面不斷受到撞擊,先是巨大隕石,然後是塵埃大小的“微流星體”。這些持續的撞擊將月球土壤掀起,使某些原子蒸發。一些原子被噴射到太空,而另一些原子則懸浮在月球上空,形成稀薄的大氣層,隨着隕石不斷撞擊月球表面,大氣層不斷得到補充。因此,撞擊汽化是月球數十億年來產生和維持極薄大氣層的主要過程。
據悉,月球直徑約等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一般認為月亮形成於約四十五億年前,即地球出現後的不久。實際上,確定月球大氣層來源的過程並不容易。據悉,二○一三年,美國太空總署發射了月球大氣與塵埃環境探測器,其任務旨在確定月球大氣層的起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指出,我們推測兩種太空風化過程在塑造月球大氣方面發揮了作用,即撞擊汽化和離子濺射。”離子濺射是一種涉及太陽風的現象。太陽風攜帶來自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穿越太空,當這些粒子撞擊月球表面時,將能量傳遞給土壤中的原子,並使這些原子濺射到空中。
為了更準確地確定月球大氣的起源,研究人員收集了十個月球土壤樣本,每個樣本重約一百毫克。他們嘗試從每個樣本中首先分離出鉀和鐳。這兩種元素都是揮發性的,且每種元素都存在幾種同位素,這意味着它們很容易通過撞擊和離子濺射而蒸發。
研究團隊推斷,如果月球大氣層是由蒸發並懸浮在空中的原子組成,那麼這些元素的較輕同位素應該更容易漂浮,而較重的同位素更有可能重新沉積在土壤中。撞擊汽化和離子濺射可能會導致土壤中的同位素比例截然不同。土壤中鉀和鐳的輕、重同位素的具體比例應該可以揭示月球大氣起源的主要過程。
新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