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通訊博物館電子版集郵圖書
澳門郵電局轄下的通訊博物館於二〇〇六年三月一日啟用,近二十年來,該館秉持“勇於嘗試,敢於發現”之信念,遵循“服務澳門市民,尤其是中、小學生,提倡集郵文化和推動普及電訊科學和技術”之目標,將其建構成為一間集文化、科學和技術特性並富實驗和互動特色的博物館;一間讓參觀者在做實驗和學習的同時又可以獲得娛樂的博物館;一間在電訊領域中讓參觀者藉以互動、探索、實驗和發展潛能的博物館;一間向澳門人及遊客推廣集郵文化及宣傳澳門郵票的博物館。
博物館設有兩大展區。一樓“郵政與集郵”展區,集合遠程通訊發展中使用過的系統與技術藏品和設備,展示了與郵電局歷史息息相關的郵票珍藏和郵政器具藏品;二樓“電訊”展區,除了展出與郵電局歷史發展相關的電訊設備外,還廣集以電磁、靜電、直流電、交流電、電報、電話、無線電廣播、資訊處理、傳輸、模擬電子和數碼電子為主題的科學展品,讓參觀者了解通訊媒介及技術與尖端科技的發展。兩個展區均設有鼓勵參觀者動手操作的互動區域,從而了解展品背後蘊含的歷史與科學知識。博物館亦提供多種服務,包括:為預約參觀的學校和團體作導覽;工作坊、科學示範和電子課程;訂製興趣小組活動,將“零距博物館”項下的服務帶到學校等。
為配合二〇二三年五月在通訊博物館舉辦的“郵票上的中國科學家”展覽,館方特製作了一部與展覽同名的電子書籍,有中文、葡文、英文三種版本,封面設計成不同顏色的精裝硬質皮面風格,中文版共八十四頁,葡文版有一百〇四頁,英文版則為一百頁。點擊書頁右下角或左下角,就可以自動向後或向前翻頁閱覽,十分方便。
全書以中國郵政一九八八年至二〇二二年間發行的九組《中國現代科學家》系列郵票為主體,逐一介紹了郵票上三十八位中國現代科學家的簡歷、專業領域、取得的科研成果、獲得的榮譽與獎項,包括:地質學家李四光、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物理學家吳有訓、數學家華羅庚、醫學科學家林巧稚、天文科學家張鈺哲、化學工業科學家侯德榜、農業科學家丁穎、數學家熊慶來、微生物學家湯飛凡、醫學家張孝騫、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學家梁希、橋樑學家茅以升、物理學家嚴濟慈、物理學家周培源、生物物理學家貝時璋、應用力學和航天與系統工程學家錢學森、石油化工學家侯祥麟、核物理學家錢三強、核物理學家王淦昌、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核物理學家鄧稼先、核物理學家朱光亞、計算機科學家王選、地質學家丁文江、農學家金善寶、物理學家葉企孫、氣象學家葉篤正、應用光學家王大珩、固體物理學家和半導體物理學家黃昆、核物理學家于敏、數學家陳景潤、地質學家劉東生、物理學家程開甲、數學家吳文俊、農學家袁隆平,並附有相關學科專業名詞解釋等內容,另在相應頁面配有中國郵政歷年發行的地質、氣象、醫學、物理、化學、數學、農學、建築等題材的郵票。
此外,還專門列出“其他科學家”章節,介紹了被公認為最有成就的六位外籍華裔科學家的相關情況,包括:物理學家楊振寧、物理學家李政道、核物理學家吳健雄、建築學家貝聿銘、物理學家高錕、物理學家丁肇中,並配有以這些科學家肖像為主圖的香港郵票與外國郵票。全書共計收錄郵票、小型張六十餘枚,資料詳實,圖文並茂,讀來賞心悅目,獲益良多。
誠如本書序言所寫:“《中國現代科學家》系列是眾多人物系列郵票中一個重要的郵票選題,這些著名人物的豐功偉績和奮鬥精神不單值得國家的褒獎,也應該得到人民廣泛的了解和敬仰,他們是提高全民素質的榜樣,也是推動國家發展的一股強大正能量。”因此,筆者特向讀者推薦這部電子版集郵圖書,有興趣的讀者可登入澳門郵電局網站內“通訊博物館”之“特別活動”欄目瀏覽詳情,定當有所收穫。
司徒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