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下的無奈宿命
——談《心動50年》
打破了語言隔膜,卻鬥不過歷史傷痕。《心動50年》以一個愛情故事為基礎,訴說戰爭遺禍。
《心動50年》是日本與冰島演員合作的荷里活影片,改編自暢銷小說,劇情雙線平行發展。疫情期間,住在冰島的老邁男主角,患上初期失智症,決定追尋昔日真愛;另一線是五十年前的英國,年輕的男主角在日本餐廳打工,與餐廳老闆女兒戀愛。
失智症是記憶盡頭、疫情是生命危機,在這樣一個處境下,寫出男主角鍥而不捨的精神,在死前完成心願,反襯年輕時期的深刻之愛,簡單中見力量。他碰上中村雅俊飾演的日本商人,飲酒唱歌,描繪出年老時的孤獨;他在老人院尋得昔日餐廳的老員工,進一步說出晚年單身的可憐,全是輔助男主角的人性與內心。
主線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年輕的男女戀愛。左翼反戰、學生運動等率先呈現當時西方世界的思潮。男女主角從第一次相遇開始,一直用眼神代表愛意,含蓄傳神;木村拓哉之女木村光希飾演的女主角,清純脫俗,演出亮眼。男女主角幾次談話到談情,從傳情到做愛,皆散發着有口難言之苦,到後來講及廣島原爆,導致離鄉、禁愛、歧視,兩人無奈離別,有着大時代下的宿命筆觸。
好一個異國戀的故事,不因語言、文化而分開,離別因由竟是歷史事件對下一代的影響,反戰主題明顯,也提升全片的層次。不僅是愛情故事,也不透過死亡來反映戰爭殘酷,而是從戰爭、身心、愛情、遺憾到晚年孤獨來書寫戰爭對下一代的折磨,層次分明,細節豐富。
導演巴塔薩科馬哥來自冰島,在荷里活曾拍過《珠峰浩劫》、《孖GUN雙雄》、《獸獵》等主流電影,在本片中顯出文藝片才華,拍出有愛難言的大時代壓抑。整體傷感而不濫情、無奈但不痛哭,筆觸低調卻發人深省,很有日本同類電影的基調,但更有跨地域、跨時代的悲哀。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