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與寫實結合的雕塑
亨利 · 勞倫斯(Henri Laurens,1885-1954 年)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一位偉大的雕塑家,他出生於巴黎,一八九九年開始接受畫家和裝飾師的培訓,在一家裝飾作坊當學徒,他學會在建築工地切割石頭,並在晚上參加了繪畫課程。一九○二年,他搬到蒙馬特,在那裡,他經常探訪前衛藝術家,並於一九一一年遇到了喬治·布拉克 (Georges Braque),並與他交流藝術。在戰爭期間,勞倫斯繼續立體主義的實驗,探討布拉克和畢加索提出的問題。在一九二○年代,他回歸傳統,以立體主義的實踐結合古典主義,通過在幾何形體中加入具象元素,開始對藝術史進行全面反思,作為古典主義與過去的延伸而不是斷裂。從某種意義上說,勞倫斯遵循這種方法,回歸經典寫實風格的雕塑,其蜿蜒的曲線揭示了與同時期的立體派不同的探索形式,他逐漸放棄了立體主義作品中嚴格的幾何和組裝技術,以古代為靈感,用各種材料雕刻出女性形象。他還跟這一時期的重要建築師合作,設計其中裝飾的部分。在一九三○年代,他的作品經歷了新的發展,處處表現出對於性感的曲線的興趣,從一九三二年開始運用起伏和諧的線條,使雕塑的體積變得飽滿而精緻,這些雕塑作品充分體驗勞倫斯受到古代詩歌和符號的啟發,讚美女性形象,成為他最喜歡的主題。他更對介於具象和抽象之間的海洋生物着迷,圍繞這個夢幻般的主題,雖然他受布拉克的影響很深,但這位雕塑家開始發展自己的風格。一九三七年,自從他搬到馬利後,他一直生活在大自然中,對大海的頻繁觀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雕塑變得越來越自由、動人和開放。
《大洋洲》(1933)揭示了亨利·勞倫斯作品在一九三○年代發生的轉變。根據藝術家的妻子瑪爾特說:“他每天早上都去森林裡散步,看看樹林,回來後,他試圖把他所得到的感覺帶到他的雕塑中。”這件作品顯示了他與植物元素的共識以及他觀察自然變化的品味。女性身體的表現隨後成為他最喜歡的主題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反覆出現,直到生命的盡頭。這個女性形象的雕塑中的一切都有助於暗示運動:挺拔的軀幹,矯健的步法,一隻手臂抬起放在頭部,另一隻手臂放在背後,一條帶狀物在身體的背景中展開,引入曲線和反曲線。它遵循一種蜿蜒的節奏,抵消了人物有點巨大的幾何形式,這讓人想起立體主義和原始主義的風格特徵。所有這些元素共同創造了虛與實的遊戲,構建了一件向空間開放的作品。
河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