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背後有因必有果
三十多歲的女孩子,準備穿戴好自己搭配的着裝前往約會地點,臨出門時,母親拿起另一條連衣裙讓她試穿,還說:“聽我的,準沒有錯。”她開始情緒崩潰,本來就着急出門了,還要整這麼一齣,換了裙子又要換搭配好的鞋子、包包。看到這裡,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有何想法?
或許有人會說,三十多歲了都沒有主見嗎?又或者這麼容易就情緒崩潰,還是不成熟嘛?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她母親當真說得對,這個女孩子確實不是很懂搭配。而事實是,她的母親當真衣品不錯,且是成衣銷售的老闆。
奧地利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爾佛雷德 · 阿德勒曾說:“在一個家庭中,如果母親的角色富於權威性,對家裡人始終有很強的控制慾,她的女兒很可能會變得刻薄、挑剔;她的兒子則更可能變得防衛心很重,戰戰兢兢、擔心受到批評,並且盡量尋找機會對母親恭順。”不知道,這個時候大家心目中是否有了一些身邊的例子。其實,衣品好也不能剝奪女孩自我尋求答案的機會,當然自以為是的“為了她好”,某種程度上是讓孩子喪失了自我學習的能力。如今孩子大了,卻反過來教育為什麼情緒容易崩潰,沒有主見,這正是筆者身邊發生的真實例子。
千萬不要認為《不強勢的勇氣》是適合強勢的人看的書,也不要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才需要這樣的勇氣去做改變。這本書對於恐懼的認知、對於權威的重新解讀,還有近幾年大家提倡的鬆弛感,如何可以給自己鬆綁,甚至還有如何在與人交往中可以高情商應對的策略等,我想同樣適合於很多人。
在孩子年齡尚小時,父母總免不了要多加照顧和關注,但習慣性地太多地干涉,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控制,開篇的故事一樣可以說明。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讀什麼專業找什麼樣的工作,現在的大學生同樣面臨被“控制”後心理扭曲的諸多挑戰。當中有一個筆者認為相當重要的原因,在於缺乏邊界感,所謂的邊界感正是個體對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的感知和理解,簡單點說就是“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所以我穿什麼樣的衣服歸我管,而你看不慣我這麼搭配這是你的事,你需要去處理好你的這個“想讓我換掉衣服”的慾望。這點,筆者推薦大家可以看阿德勒的《
被討厭的勇氣》。
再有,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安全感強的人不僅能自我肯定,表現出自信和自立,哪怕遇到壓力和困難,還是能保持從容和淡定。相反有一些缺乏安全感的人會容易感受到焦慮、不安和恐懼,於是他們會做出一些控制的行為。而缺乏安全感其實很容易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過度保護,晚上幾點之後一定要回家之類,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受到父母不穩定情緒的影響,變得做事情需要小心翼翼。
作者在書中還介紹了很多不賴的觀點,對於人性本質上的一些思考,以及人與人之間所種“因”而得出必然“果”的邏輯分析,當中是一部值得拜讀之作。
一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