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魔女琪琪飛上天
在大阪中之島童書之森,有個房間,是管狀通天的圓柱體,是由兒童自行決定如何使用的空間,有的小孩不停在滾他的車車,有的孩子吹口哨和唱歌(他們想知道聲音是否可以傳到空中)。牆面上投影着知名兒童文學作品的畫面,突然一個小魔女騎着掃帚飛上天,那是角野榮子的《魔女宅急便》的琪琪。
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在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中,琪琪和黑貓吉吉在離開兒童期之後,為了要成為魔女,得在十三歲那年一個月圓之夜離家。他們要去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城市。如果你喜歡同名的宮崎駿動畫,小說版或許會將那種成長時獨立一刻的幸福感擴大與延長。明明是非常可愛的兒童文學作品。但是讀到其中好幾章,真是忍不住大哭起來。(有時我還在巴士上,一邊重複翻讀一章,一邊把頭擰到窗邊擦眼淚。)
到底人是在什麼時候“成為自己”?而不再是“父母的孩子”呢?
琪琪的城市,到了令人難頂的冬天。琪琪回想起媽媽曾經為她煮過番紅花茶,回想起那種黃色混濁的茶味,她突然特別思念媽媽。在這個過程中,琪琪不斷想起媽媽對她做過的事,卻因此感到懊惱不已:一來是覺得自己沒有跟媽媽好好學習種藥草,二來意識到自己以前時常抱怨母親:為什麼以前老是嫌媽媽囉嗦?現在想起來,真覺得不可思議。
媽媽(爸爸)就是會在孩子身邊做很多“無謂的”、“太多的”、“令孩子厭煩的”角色:把冰箱塞到滿出來、煮吃不完的一餐、幫你包便當。遠行前,明明你都要遲到了,趕不上車了,她還給你包好幾包水果(如果有同學同行,記得分給他吃呀),還有許多令子女感到不耐煩的“愛的行動”……
(一)
川井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