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8月15日
第C11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榕樹頭)俠 士

俠 士

“俠之大者”是鄰埠為紀念金庸誕辰一百年系列活動的口號。在港澳碼頭展出“金蛇郎君”的青銅雕像,雕像較之真人要高大得多,造型輕盈飄逸兼威武,但沒有穿鞋子,踮起十隻腳指站立,有點像芭蕾舞者的站姿。我沒有讀過《碧血劍》,所以不知道小說裡的金蛇郎君擁有哪些武功,但我年輕時拜師習南拳,師父每天都要我們紮馬,說只有馬步穩出拳才會有力,而這種四平八穩的紮馬方式,常常被人笑稱是在紮“屙屎馬”。不過,這尊金蛇郎君是雕塑家創造的藝術品,不必從武打的角度去理解。

金庸和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開創者,金庸懂不懂武術我不知道,但《白髮魔女傳》的作者梁羽生,二○○四年他在皇都酒店主持文學講座,說起自己最初寫武俠小說時,描寫大俠出招往往是憑直覺的;而懂武術的朋友告訴他,主角這樣使用刀劍,未砍到對手自己便已被割傷了。梁先生繼而說,因為自己不懂武術,一時間也學不來,之後便不再用具體的招式了,只用詩詞來形容,譬如一劍刺過去,就用“大漠孤煙直”,至於孤煙怎樣直,就要靠讀者想像了。

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重視俠義,譬如撫養趙氏孤兒的程嬰和公孫杵臼,當趙武子成年復位後,程嬰便要到黃泉告訴杵臼,說匡扶孤兒的任務已經完成,趙武子極力請求也留不住他。所以,武俠小說主角擁有的俠義精神,可以說是與傳統審美觀相互吻合的。

《史記》中的《遊俠列傳》,是司馬遷有感於活動在閭里陋巷的俠義之士,雖砥礪名節,聲望著名於天下,“然儒、墨皆排擯不載”。意思是說儒、墨兩家都排斥這些閭巷的俠士,沒有文章加以記載。為免這些閭巷的俠義人物湮滅,自己便寫文章來加以記載了。

公 榮

2024-08-15 公 榮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56766.html 1 (榕樹頭)俠 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