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故居
鳳凰古城一直都在我的旅行必去目的地清單裡。之所以一直都很想去鳳凰古城,只因為那裡是作家沈從文的故鄉。沈從文的作品,特別是他的散文,是我很欣賞和喜歡的。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次終於趁着有三天半小假期,說走就走,去了鳳凰古城一趟。當然,這得益於現在交通便利,特別是中國高鐵先進發達,從珠海到鳳凰古城,高鐵六小時就到了,中間只需中轉一次,而且這趟高鐵無論是車廂座椅還是服務,整體非常舒適。
第一天只有半天假,從珠海出發已近兩點,抵達鳳凰古城高鐵站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酒店司機來接,路上聊天,司機說:“鳳凰古城本是一個小縣城,就是因為是沈從文的故鄉才聞名於世的,如果沒有沈從文,這裡估計也沒有這麼多遊客。還有畫家黃永玉,也是鳳凰人,不過黃永玉是沈從文的親戚,黃永玉把沈從文叫表叔,黃永玉的名字都是沈從文給改的……”司機的這番話,讓我對鳳凰居民頓生好感,覺得他很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很尊敬沈從文先生。事實證明這好感是對的,後來接觸到的本地人都跟司機一樣也對沈從文先生很崇敬。
第二天早餐後已經九點多,是雨後初晴的好天氣,陽光燦爛,天空瓦藍,空氣清新。雖已近端午節,卻一點都不熱,比珠海涼爽很多,很是舒適!慢悠悠在古城裡漫步,第一個目的地當然是沈從文故居了。鳳凰古城內禁止機動車行駛,大部分房屋建築都是古色古香的木頭房子模樣,或許翻新過,但都修舊如舊,不是讓人一眼就覺得很假的那種,整體是很美的古舊風格。穿過幾條由一塊塊青石板鋪就的大大小小、寬寬窄窄的巷子,到了幾條街的交匯處,交匯處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廣場,中心有一座地標性的小牌坊。該牌坊又好像江南園林的一座壁照,青磚白牆,黑瓦飛簷,飛簷上的雕塑是一隻隻高昂着頭的鳳凰,正中的白牆上有“鳳凰城”三個大字,題字者是“朱鎔基”。沈從文故居就在這個古城地標附近。
環顧四周,一家房屋的牆壁上掛着一塊大木頭牌子,上有斗大的五個綠色大字:“沈從文故居”,旁邊有幾個黑色小字:“前行二十米”。走近,另有一塊藍色路牌,箭頭指向巷子深處,上書“中營街 沈從文故居”。沿着這條叫做中營街的巷子往裡走,有賣牛角梳子的,有賣薑糖的,有賣鐵茶壺的,有好幾家刻章子、賣畫扇的,有兩家書店,書店旁邊就是沈從文故居了。
沈從文故居的門牌號是中營街二十四號。沈從文先生就是在這裡出生,在這裡成長到十四、五歲,才投身行伍,離開家鄉。故居是一個兩進的四合院,中間有個天井,天井中間有一個大水缸,可惜水缸裡沒有荷花,被遊客扔進了很多硬幣和紙幣,這些“碎銀子”沉在缸底,清晰可見,承載着不知道誰的膚淺願望。看資料,沈從文的爺爺曾官至貴州提督,修建了這所宅子。這房子目之所及滿是雕花窗戶,木頭牆,很是雅致。第一進房屋的中間成了遊客檢票處和過廳,左邊房屋展示沈從文先生書籍和墨寶作品,右邊房屋售賣故居紀念品,有書籤、沈從文作品集等,我買了《邊城》和《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間屋子的一面牆上掛滿了心意卡,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儼然成了一面許願牆,卡上所寫願望多與愛情有關,估計大多數是年輕的情侶所許下的願望吧!沈從文的著名小說《邊城》是一個讓人惆悵的愛情故事,沈從文與他的夫人張兆和最初的愛情故事也廣為人知。據說沈從文追了張兆和三年多,為她寫過大量的優美到令人沉醉的句子,比如最出名的“我看過很多地方的雲,走過很多地方的橋,喝過很多地方的酒,但只愛過一個正當好年華的女子”。還有“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等等,我想這就是故居裡這面許願牆存在的原因吧!
故居有三間正房,正房中間為廳,門楣上懸掛着一塊木質牌匾,上書“沈從文舊居”,跟外面大門口那塊牌子略有不同,這塊更顯雅致。廳堂正中的方桌上立有一座沈從文先生的雕像,中堂上掛有字畫。左邊房間是沈從文父母房間,據說是沈從文出生的地方,現有古色古香的純木雕花家具,不知道是不是當年那些。右邊房屋陳列有沈從文生前北京家裡用過的書架等家具。天井兩旁也是各有兩間房間,左邊是沈從文先生的書房,有他生前用過的書桌椅,寬大厚實,我坐上去試了試,想像先生當年伏案寫作的情景。
在沈從文故居裡穿梭,觀賞,無意間聽到一位遊客跟他的同行者說:“沈從文故居沒有多大嘛,看來他家以前不是甚麽有錢的大戶人家……”的確,如果從豪華程度和佔地面積來說,鳳凰古城裡這座沈從文故居並不顯赫,但是,就是這樣一所房子裡誕生了一個人,這個人雖然只在這個宅子、這座城裡生活了十幾年時間就離開了,但是後來他把這座城、這片湘西大地的風土人情,一草一木都寫進了他的文章裡。字裡行間是那麼栩栩如生,那麼溫情脈脈,那麼清新美麗,如同今天我看到的沱江,我體會到的古城。
正如那位平凡的司機所說,沒有沈從文,就沒有今日之鳳凰古城。因為沈從文的作品,我來到了鳳凰古城。因為沈從文故居,我愛上了鳳凰古城。
因此,鳳凰古城造就了沈從文的精神,而沈從文是鳳凰古城的靈魂。
秋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