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力量
孔廟是遊覽曲阜必到景點。孔廟規模宏大,沿中軸線由前至後分佈着九進院落。過了奎文閣,就是第六進院落,而院落內建有十三碑亭,亭內矗立着不同朝代的碑刻,包括御製碑、祭孔碑、修廟碑等,用漢文、八思巴文、滿文等文字記錄了歷代皇帝加封孔子及祭祀、修廟的歷程。其中,極為珍貴的是“元武宗加封孔子制詔碑”與“康熙二十五年闕里至聖先師孔子廟碑”。
元武宗加封孔子制詔碑立於元大德十一年(一三○七年),是根據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之詔書而立。碑文以漢文、八思巴文並列刻寫稱頌孔子曰:“蓋聞先孔子而至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至聖者,非孔子無以法。”
康熙二十五年闕里至聖先師孔子廟碑位於十三碑亭北起第三亭,於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所立,為康熙皇帝御製碑刻,重六十五噸,是孔廟內最重的石碑,有孔廟“碑王”之稱。碑文記載康熙二十三年謁孔史實,尤其是康熙堅持以“設三跪九叩大禮”、“必須用樂舞”尊祀先師孔子,充分顯示了康熙皇帝對孔子的尊崇。
作為中華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受到漢人的尊奉似是理所當然的。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孔子廟內十三座歌頌孔子的碑亭,全部都是由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王朝所立,分別是金代兩座、元代兩座與清代九座,竟無一座是漢王朝所立。
歷史上,中華大一統國家曾數度由少數民族入主。饒有意味的是,入主中華的少數民族並沒有導致中華文化的中斷,反而是中華文化包容了少數民族文化,成為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中華各族共同認同的文化價值。中華民族並不像西方國家那樣依靠宗教,而是依靠文化認同,來維繫國家統一的。中華文化的感召力與吸引力由此可見一斑。在此意義上,去曲阜拜孔子,是文化朝聖之旅,更是文化尋根之旅。
婁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