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情緒綜合體
前一篇提到最近在世界各地引發熱烈迴響的《玩轉腦朋友2》,上周六到戲院捧場。雖然早已知道第二季的發展走向,以及負責應對青春期而新加入的情緒專員的功能,但是看完整套電影後略感失望,個人認為與第一季相比,故事較為平鋪直敘,結局也在預料之中。
很多人把第二季的重點故事線放在情緒專員阿焦(代表焦慮)身上,隨着主角萊莉準備進入初中階段,四個新的情緒接管大腦總部,而阿焦是新人中的領頭羊,並決定把舊團體關進大腦監獄。為了讓主角萊莉能夠順利進入著名教練帶領的冰上曲棍球校隊,阿焦大部分時間操控着主控台,同時要求幕後人員畫出一百種可能會發生的壞事,再投射到主角的夢境中。然而,在焦慮記憶球的施壓下,萊莉對未來感到恐懼不安的情緒不斷被放大,使自我意識樹取代了原有的信念,從“我是一個善良的人”變成“我不夠優秀”。
焦慮是一種“憂慮的期待”,長時間處於懷疑現在、擔憂未來的狀態。有時候,適度的焦慮感能讓人提前做好計劃,但過度焦慮,最終會成為禁錮自己的牢籠。電影的後半段,萊莉因犯規被罰離場,在休息區開始出現心悸和過度換氣,強烈的生理反應對應着大腦內近乎失控的阿焦,他瘋狂地操縱大腦控制台,快速移動形成一股“橙色風暴”,最後阿樂在重要關頭挺身而出,獨自走進暴風圈勸喻阿焦放手。這段情節引起許多觀眾的共鳴,煩惱跟隨年紀一起增長,甚至容易陷入苛責自己的困境。
既想保持積極,又不知道該如何停止焦慮,快樂就變得越來越少。可是,焦慮如同其他被標籤為好或不好的情緒一樣,有其存在才構成完整的自我。
櫻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