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內需緩復甦不均衡
自二○二三年起,訪澳旅客增加,本澳經濟持續復甦,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趨穩向好。據資料顯示,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逾千億元,按年實質上升約兩成五。今年首季旅客總消費錄得二百○三點五億澳門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三成六。今年首五個月的入境旅客累計約一千四百一十七點八萬人次,已恢復至一九年同期約八成二。
數據反映,旅客來澳旅遊及消費意慾持續上升,澳門旅遊業發展態勢良好。旅遊區復甦得較好,相比之下,民生區的商業環境因本地消費外流、消費者習慣改變、租金成本提升等等,民生區經營面對不少困難,尤以餐飲業及零售業最為嚴重,有些在民生區營商的中小商號無以為繼,選擇結業離場。因此,如何刺激內需消費,盤活民生區經濟,緩解經濟復甦不均衡,為澳門特區政府以至社會各界應當正視的重要課題。
研現金分享轉消費券
政府對經濟復甦不均衡的情況也很清楚,並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上月公佈《中小企業援助計劃》、《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延長兩年還款期,以及經科局與中總、北區工商聯於三月聯合舉行“周末北區消費大獎賞”,冀推動社區經濟發展。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周末北區消費大獎賞’屬先導計劃,希望吸引北區十八點一萬常駐人口、居民跨區和旅客到北區消費,活動成效不錯,並期望能作為其他區域消費活動的參考經驗。但強調各區情況和條件不一,須按區域實際情況而定,未來冀周末北區消費活動經驗延至各區。”坊間尤其是在民生區經營的商號亦有呼聲希望政府能夠借鑒活動經驗,盡快推廣至其他區份,為社區經濟“輸血”。此外,在推動內需消費方面,可探討未來將現金分享計劃轉為消費券,如居民可於一戶通作登記,選擇一萬元的現金分享,或為期一年的一萬一千元消費券,選擇消費券的居民,能帶動本地內需消費市場及幫助經濟復甦,也有望緩解中小商號對於內需市場不足產生的負面情緒。
政府施策商號“造血”
政府施策能為商號“輸血”,但關鍵仍是要商號自己懂得“造血”,當中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有好的營商環境等。目前經濟結構、消費模式不斷轉變,市場汰弱留強是永恆不變的定律,中小商號要積極增強競爭能力,做好轉型升級工作,分析市場以及消費者的轉變,以創新思維,謀新發展。
澳門中華總商會
策略研究委員會委員
施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