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菌
六月中旬的一天,朋友說他增城的中學同學可找到荔枝菌,邀請我等一班朋友去嘗鮮。我們都是退休一族,一聽到可以嘗鮮,馬上答應了。說來慚愧,我從來沒嘗過有“嶺南菌王”之稱的荔枝菌。
我對荔枝菌不太了解,便問朋友有什麼稀奇之處?朋友解釋說,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到夏至,即荔枝成熟的一個月左右,荔枝菌在荔枝林裡潮濕的白蟻窩上,受高溫多雨、驟出太陽、驟降大雨的外部環境影響下,迅速生長。較為特別的是,荔枝菌一般在午夜生長,因此當地農民會在白天預先做好記號,每到午夜,便打着手電筒出動“覓菌”,而採摘荔枝菌必須動作迅速,一不能讓它長得太高,二不能讓它的傘打開,否則便會變黑,不好吃。除了採摘難外,保鮮一樣難。荔枝菌採摘回來後,需馬上低溫保存,但最多也只能保存兩三日,而且鮮味一日比一日少。荔枝菌需在特定氣候、環境、位置、時節才能生長出來,至今仍未能人工培植,可遇不可求。其生長、採摘及保鮮都相當不容易,故非常矜貴。經我朋友一番解釋,我未見荔枝菌,已垂涎欲滴。
第二天,我們一行七人一早趕到增城,在增城旅遊景點正果老街及何仙姑廟遊覽一番後,便等待着荔枝菌盛宴。當晚,朋友的中學同學非常熱情,為我們準備了十斤荔枝菌、其他本地美食及醇舊美酒,還特意找來幾個同學參加。餐桌上,荔枝菌自然是主角,酒樓廚師分別做了鹽水煮荔枝菌、雞湯浸荔枝菌以及荔枝菌蒸走地雞三個菜式。這三個菜都十分好吃,我覺得鹽水煮荔枝菌更能保留其特有的“香鮮味”。
清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