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碎片化閱讀說起
教育城在今年進行一項調查,以了解中學生閱讀傳統書籍、網上文章以及新聞等情況。調查涉及七千四百二十三名中學生和一百五十六名教師,調查結果顯示,近半受訪學生不會完整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六成受訪學生每次閱讀時間則少於三十分鐘,當中更是有三成學生每次閱讀時間少於十五分鐘。調查還發現近半學生喜歡閱讀短文章、多圖文章及圖書。
同時調查顯示七成受訪學生傾向在短時情境下閱讀,如上放學途中、小息、早會及閱讀課等,八成五受訪學生還有閱讀範圍集中的現象。調查還顯示,學生閱讀目的跟短時間閱讀有很大關係,閱讀目的是學校和家長的要求。每次閱讀時間明顯較短。此外,受訪學生中只有百分之十五認同閱讀完整作品的重要性。
【摘自:〈中學生閱讀時間碎片化 傾向睇短文章及圖書〉,on.cc,二○二四年七月八日】
香港教育城最近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了社交媒體的影響比我們想像中來得深遠和嚴重。
先得表明,我之所以覺得情況嚴重,不在於結果指出受訪者閱讀時間太短,畢竟閱讀時間與閱讀質量,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假如沒有細心咀嚼當中的意思和消化,那閱讀時間更長也只是徒然。我認為,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只有百分之十五認同閱讀完整作品的重要性。這一結果意味着,接近九成的學生覺得讀完全文才得出結論、確立自己的想法,已是一件不合時宜的事,也就是說,對他們來說,斷章取義、管中窺豹,根本毫無問題。
須知道,網絡資訊只會隨着AI發展而越來越真假難辨,要接近事情全貌,我們必須要做好多讀、多思考的心理準備。假如我們的下一代繼續認為片面之詞已經足夠,那往後的日子,如何辨真假、講事實?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