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銜接東西的“緩衝區”
“緩衝區”從時間上來講,早在史前文明時期,一些古老部落就有意在彼此居住區域間闢出無人居住區,以降低彼此間衝突的概率,從而形成並維持一種“邊界地區”。現代漢語釋義“緩衝”即“使衝突緩和”。英文常用“Buffer State”代指夾在兩個對立的或潛在敵對的強權國家之間的國家,必要時可通過緩衝國的存在來避免兩國之間的衝突。“緩衝國”大多擁有兩種或多種文化中的語言、種族和宗教特徵,經常充當多種文明之間的橋樑。
一九九七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首次提出“緩衝區”概念。二○○八年,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會議也認為“緩衝區”有助於突出普遍價值的保護管理和完整性。隨後,“緩衝區”的概念也逐漸被用於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現象。
從理論上來講,新韋伯主義分層思想家弗蘭克 · 帕金(Frank Parkin)曾用“文化緩衝區”理論解釋社會內部各階層的流動:在最上層階級與最下層階級之間存在着廣泛的緩衝區,從而避免了階層流動所帶來的社會焦慮與不適應,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在東西方數百年的文明交流與互鑒之中,多種文明之間並非長期的和諧共處,而“文化緩衝區”既可以避免不同文明直接碰撞導致的衝突,也能夠有效避免“文化休克”現象,多元文化在緩衝區中通過可控的衝突與碰撞形成良性的“文化協調”,最終完成文化交流。澳門就是一直承擔這種文化協調功能的區域。
法國歷史學家阿蘭 · 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將澳門稱為銜接東西方兩大文明的“緩衝區”。著名學者季羨林也曾提到:“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上,文化交流有過幾次高潮,最後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傳入,這一次傳入的起點,在地域上就是澳門。”澳門文化具有多族群、多語言、多宗教的特點,不同民族、母語、信仰的人群在澳門共存共生共榮,形成了中外敘事相結合、中外視野兼顧共融的對話範式,使澳門文化表現出了和諧多於衝突、平衡多於分離、包容多於對抗的特性,更使澳門成為協調各方面功能的“緩衝區”。
澳門是“中西貿易緩衝區”
自開埠以來,澳門作為東西方貿易的樞紐,在四大洲(亞、非、歐、美洲)和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之間建立了三條國際航線(澳門——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澳門——日本長崎,澳門——菲律賓馬尼拉——墨西哥),使“孤懸海表”的小漁村成為了聯結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海上絲路貿易大循環的樞紐。由於澳門航線多以絲綢和白銀為主要貨品,故有“絲銀之路”之稱。澳門回歸後,實施簡單低稅制,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成為了世界貿易組織認定的全球最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經濟體之一。澳門與葡語國家聯繫緊密,成為了中國與葡語國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澳門設立的中葡論壇是唯一以語言為紐帶的多邊合作機制,已覆蓋所有以葡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在其積極推動下,中國與葡語國家加快了經貿往來,貿易額度快速增長。二○○三年論壇成立之初,中國與葡語國家的貿易額僅為110億美元,二○二三年已達2,209億美元,20年20倍增張,並呈現持續上升趨勢。
澳門是“歷史建築緩衝區”
經過數百年歐洲文明的洗禮,東西文化的融合共存為澳門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文化核心區與緩衝區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澳門歷史城區”,承載了澳門建築的獨特歷史與價值。二○○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媽閣廟、鄭家大屋、關帝廟、仁慈堂大樓、玫瑰堂、大三巴牌坊等22座位於澳門半島的中西式建築和相鄰的8塊前地組成的“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裡供奉中國海神的媽祖廟與西方海神的聖老楞佐教堂相隔咫尺,精緻小巧的哪吒廟與巍峨的大三巴牌坊並肩而立,教堂的鐘聲與寺廟的晨鐘暮鼓此起彼伏。在特區政府和居民的保護下,時至今日,“澳門歷史城區”依然保持及延續了大部分原有風貌,為擁有不同信仰、生活習慣的居民提供了共同生活空間。
澳門是“宗教信仰的緩衝區”
十六世紀中葉以後,西方傳教士紛紛東來,推動了早期中西宗教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澳門宗教種類繁多,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巴哈伊教等眾多教派林立,各宗教團體也舉辦了其品牌活動,如:11年歷史的南屏濟公慈蓮佛聖誕祈福消災法會、13屆的世界大伯公節、10年歷史的澳門道教文化節、17年歷史的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等。耶穌聖像出遊與關帝誕同時進行,成為了澳門獨有的特色景觀。在澳門,中國傳統的春節、佛誕節、端午節和西方的復活節、聖誕節等都是法定假期,澳門居民不分宗教與信仰,共同歡慶這些節日。
澳門是“中西語言的緩衝區”
在這個僅有68萬人口的城市裡,人們日常使用漢語(普通話及粵、閩、吳等方言)、英語、葡萄牙語等不同語言,甚至不乏講馬來語和泰米爾語的人群,因而有人將澳門稱為“語言博物館”。正如佛得角派駐中葡論壇代表馬里奧 · 文森特接受採訪時所說:“這是個多元包容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近距離了解中國和它的發展經驗,再帶回自己的國家,這和貿易交往一樣重要。”
回歸後,特區政府重視雙語人才培養,鼓勵更多人員考取葡語相關的專業認證資格,並以適度資源投入與政策傾斜等手段,大力培養語言、金融、法律、會計等方面的中葡雙語人才。澳門大學葡語系自一九八六年起便開設葡萄牙語暑期課程,38年來已有超過7,000名學員赴澳門接受培訓;澳門基金會自二○○○年起,已為來自安哥拉、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等葡語國家的199名留學生提供了獎學金;二○一一年,中葡論壇(澳門)培訓中心成立後,每年向葡語國家和澳門的公務人員、技術人員和從業人員開展短期培訓課程,至今共計舉辦54期研修班,超過7,000名葡語國家政府部門負責人、技術人員來到中國內地和澳門參與人力資源合作活動;澳門東方葡萄牙學會(IPOR)自二○一○年起至二○二三年止,共培養了58,266名人才,還有近30年歷史的葡文學校等。以基礎教育、短期培訓的形式,培養葡語人才,打造亞洲葡語文化語言學習基地。澳門的第二個“五年規劃”中特別指出,發揮澳門在大灣區葡語教育方面的引領作用,深化“大灣區葡語教育聯盟”建設,建立澳門——葡語國家研究智庫聯盟,統籌規劃澳門與大灣區及內地高校的葡語人才資源。
澳門是“傳播文明的緩衝區”
作為中間媒介與橋樑,澳門有《澳門日報》、《華僑報》、《大眾報》等13家恆常出版的中文報刊外;亦長期開辦《今日澳門》(Hoje Macau)、《句號報》(Ponto Final)、《澳門論壇報》(JornalTribuna de Macau)3家葡文日報;亦有中葡雙語出版的《號角報》(Jornal O Clarim)及《澳門平台》(Plataforma)兩家葡文周報;《澳門郵報》(Macau Post)及《澳門每日時報》(Macau Daily Times)兩家英文報刊;內地各大通訊社及傳媒機構在澳門也設有分社及駐有記者。自二○一三年起,中國新聞社、《澳門日報》多次合作舉辦澳門全球傳媒產業發展大會,加強了中外媒體的交流合作。一九九三年起舉辦的海峽兩岸暨港澳新聞研討會已成為兩岸四地新聞界層次高、規模大、涵蓋面較廣的一項重要交流活動。澳廣視已翻譯超過600小時的中國優秀電視節目輸送至葡語國家播出,廣受當地觀眾的歡迎和好評。
澳門是“制度的緩衝區”
“一國兩制”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導下,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既保留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又能夠分享中國內地的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在中央政府的支援下開展對外交流,打造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如今,澳門已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定的經貿關係,是190多個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成員,與葡萄牙、荷蘭簽有《關於相互鼓勵和保護投資的協定》。中央政府授權特區政府為澳門永久居民簽發護照,共有145個國家或地區同意給予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澳門是“文化活動的緩衝區”
作為國際傳播的重要平台,特區政府長期致力於將澳門打造成“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澳門擁有一批如連續舉辦70年的格蘭披治大賽車等品牌活動,澳門擁有世界級的表演和會展場地,全球國際會議城市排名亞太區第20位;澳門還是全球擁有福布斯五星級酒店數量最多的城市,有48家米其林餐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不久前又入選“二○二五年東亞文化之都”。澳門特色的葡韻嘉年華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個葡語社群參與,至今已辦26屆;澳門巴西研究學會、澳門佛得角友好協會、澳門安哥拉協會,以及13家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澳門之家”齊心協力建澳門。中葡論壇每年開展“中國——葡語國家文化周”,設立文化專題網站,全面展現中國與葡語國家的歌舞藝術、手工藝品和烹飪美食。
澳門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緩衝區”
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已經成為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幅員大小國家友好合作的典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澳門高校也以葡語國家研究這一特色鮮明的區域與國別研究為物件,在葡語國家區域與國別研究領域產出不少頗具特色的成果。例如,澳門城市大學出版的中文論著《葡語國家國情與中國澳門的重要作用研究》、《中葡婚俗與民心相通》、《中國、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聖多美及普林西比島:從零星的雙邊交流到全面的多邊平台》等,持續為深化中國與葡語國家的交流合作提供學術支持。二○二三年,澳門舉辦首屆“中國——葡語國家文明互鑒論壇”,“以澳門為平台的多元文化交流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主題,吸引了來自葡萄牙、巴西、安哥拉等8個葡語國家的專家學者參會。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高翔所言,在澳門舉辦此次論壇,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全球文明倡議的重要舉措,將有助於發揮澳門地區與葡語國家歷史文化聯繫密切的獨特優勢,促進新時期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交流、文明互鑒邁上新台階。
面對新時代的全球文化發展新格局,澳門應根據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將自身定位於東西方的“文化緩衝區”,深度嵌入到國家發展戰略規劃之中,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加強中華文化在葡語國家的傳播與落地,將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交流常規化、機制化,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交流中心,進一步打造中國——葡語國家文化共同體,展示中國制度的優勢,增加世界對中國價值、中華文化的認識和中國發展的理解,澳門力爭做“中華文化傳播的先行者、創新者、實踐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文明交往,為世界增加更多確定性,講好中國故事,全面、深入、緊密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鍾 怡
(註:本文節錄自“第1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全球文明倡議下打造文明交流互鑒的國際傳播平台“澳門模式”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