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5月27日
第C06版:視野
澳門虛擬圖書館

為什麼要去環遊世界?

為什麼要去環遊世界?

對於從小生長在四面環海的台灣居民而言,親近海洋本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我生平的幾個夢想:出外留學、攀登玉山頂峰、在花蓮清水斷崖太平洋划獨木舟與環遊世界等,這些都是在日後人生中,推着筆者大步向前的原動力。於是在學術界工作三十多年後,我渴望重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拜訪我課堂中來自世界各地學生們的家鄉;去印證那些在大學中講述的比較教育與國際教改等原理;我更想一償參與國際組織的宿願;希望在沿途可以重新定義人生的下半場,與省思結縭幾十載的夫妻關係。環球這件事,這些年一直在我心中琢磨着,但總以各種理由推遲,覺得有的是時間,不必急!

一直到二○二○年初,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短短三年各國為了防止疫情蔓延,相繼封鎖國境與邊界,不但各地機場門可羅雀,連原本以快樂出航的國際郵輪,也成為各地避之唯恐不及、拒絕靠岸的海上流浪孤船。在這段期間,我的健康也開始亮起紅燈;外子更需進行長達七、八小時的腦部手術等。所幸在台灣有很好的健康保險照護,加上宗教信仰的支持,復原後我對於人生有了不同的體驗。如同戲劇大師李國修先生談到自己的一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度過人生,千萬認真。”他還說:“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他的話提醒着我,人的一生稍縱即逝,圓夢機會一來,就得牢牢抓住,哪怕周遭人的反對,認為不應在全球疫情稍解之際,就要長途跋涉,航向未知世界的角落!

誠如推薦序中陳教授所說的,此行充滿着六大“驚”歷:“驚奇”、“驚艷”、“驚異”、“驚嚇”、“驚喜”與“驚恐”等,形容沿途彷彿坐了雲霄飛車,令人蕩氣迴腸。儘管如此,我對於這趟本着“選期不如撞期”的傻勁與勇氣,給予肯定!回頭看看人類歷史的環遊經驗,不都是充滿冒險犯難的精神?從中國明代那位自許“晝夜星馳,涉彼狂瀾”下西洋的鄭和,如何在三十年間七次航行亞、非等地?出生於意大利熱那亞的哥倫布,又是怎樣為了尋找印度和中國,橫越大西洋,在一四九二年十月抵達美洲大陸的聖薩爾瓦多島。而葡萄牙的麥哲倫,如何從西班牙出發,航向地中海與大西洋,於一五二○年十月,穿越南美洲最南端的海峽(後稱麥哲倫海峽),來到另一片汪洋的太平洋。這些探險家如何克服當年簡陋的條件,完成航海創舉,途中的點滴與氣魄,值得後人效法。

至於後來陸續出現的遊記,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劉鶚的《老殘遊記》、林獻堂的《環球遊記》,甚至遠在意大利威尼斯商人之手的《馬可·波羅遊記》等,都是留傳千古的雋永之作。而後更有如徐鍾珮的《多少英倫舊事》與《追憶西班牙》;鍾梅音《海天遊蹤》等作品相繼問世。這些雖看似遊記,實則記載沿途各國的歷史、人文、民族性,甚至涉及當地社會及教育興衰歷程與發展困境等。不但是趙滋蕃先生口中的:“放眼世界,心存故國;活的地球,活的縮影”等盛譽,也是青少年建立世界觀的絕佳讀物。至於《環遊世界八十天》這部改編自法國作家儒勒 · 凡爾納的著名小說,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冒險電影。而後台灣的華視《放眼看天下》(一九八○年代)等節目,也都對筆者的環球之旅產生重大的啟發。其中,放眼看天下製作人之一李念祖先生提到,他走遍了大半個地球,發現台灣的地形複雜度與生態多樣性,堪稱世界少見!作為台灣土生土長的居民來說,海洋其實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於是我們選擇郵輪海上之旅,避開複雜與競爭的北半球,循着當年哥倫布等探險家腳步,親睹十八、九世紀列強殖民軌跡與近代世界發展歷史。也期望有朝一日能效法前人,將沿途的見聞,與世人分享。

就這樣我們懷着忐忑與期待的心情,展開了這一趟“周遊記”!

周祝瑛(大學教授)

2024-05-27 周祝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41319.html 1 為什麼要去環遊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