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二的靚“湯”
陸張湯朱鄧這五姓俱見諸《百家姓》,本來平平無奇,但這五姓串起來便有點殺氣。殺氣出在一個“湯”字。湯原是一個名詞,所謂湯水,實即開水,廣府人說的滾水是也。粵人對飲食方面很重視湯水,認為湯水有滋補清潤作用,如何炮製一煲靚湯?成了食療寶鑒。猶憶若干年前,本報曾敦請同善堂中醫譚任傑撰寫的《四季湯譜》,阿二爭相閱讀,為之“澳日紙貴”。
中藥劑謂之湯劑。《史記 · 扁鵲倉公列傳》:“臣意即為柔湯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有“固若金湯”一詞,蓋“湯池”是護城河。《後漢書 · 光武帝紀贊》:“金湯失險,車書共道。”劉義慶《世說新語 · 文學》:“殷中軍雖思慮通長,然於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湯池鐵城,無可攻之勢。”
湯,是刑的一種方法。《左傳 · 昭公六年》:“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可見“湯”亦表示殺伐、屠宰。《紅樓夢》第五三回:“一面忙展開單子看時,只見上面寫着……湯豬二十個。”
不過廣府人經常以“劏”作“湯”,是寫錯?不!劏是方言,同樣是宰殺。《太平天國故事歌謠選 · 竹簽的來歷》:“有一年冬至,老百姓都劏雞殺鴨過節。”孫中山《中國內亂之因》:“那些假充商團的土匪,在國慶日不但打死人,並且把打死了的人刨肝剖肺、劏頭斷腳……慘無人道。”
我們這裡的黑沙環,便有一條巷曰“劏狗環”。劏,成為一種地方語言,但實際上正確的寫法是“湯”。《書虞書 · 疏》謂除殘去虐曰湯。《風俗通 · 王霸篇》:“湯者攘也。攘除不軌天下熾盛。”不過“湯死牛”之輩就是剪徑賊,他們製造殘虐,至今已少聞。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