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5月22日
第B16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蚊叮蟲咬痕癢紅腫

蚊叮蟲咬痕癢紅腫

時已入夏,而又多雨,既濕且熱,廣府話說的“認真濕熱”,這句話表面聽來是中醫說的一種症狀,實際是說“認真麻煩”。

濕熱,小病而已,不過夏天有一種病是足以致命的,那就是登革熱,源於蚊叮蟲咬。老伴走了,遺下很多“阿婆香水”,其中就不乏治蚊叮蟲咬的藥膏、藥油。

蚊叮蟲咬,雖不算有較大的損傷,但導致肌肉痕癢,很不是味道,痕癢之餘,患處紅腫,這紅腫的地方稱之為疙疸,也稱疙瘩。《孤本元明雜劇 · 佚名 · 貧富興衰劇二》:“外邊不知哪裏來的一箇窮子,穿着一領布衫,上面有一二百箇疙疸,帶着箇破氈帽子,他說是父親的姪兒。”疙疸也用以指小硬塊。馮惟敏《一世不服老 · 一》:“酵水小些,又無生發,都做了死疙疸也,怎得好饅頭來!”

疙疸,也寫作疙、疙瘩,指一般的頭瘡。今以皮膚小腫為疙瘩。見《通俗編》,是皮膚上腫起的小硬塊。《水滸傳 · 五二》:“你不是耍?若跌下來,好個大疙瘩!”疙瘩也比喻內心鬱結或苦悶。《官場現形記 · 六》:“這協臺得着了文書,就是心下一個疙瘩。”

疙瘩兩字並不“深”,可是廣府人未必都懂得。因為地域的不同,事物名稱的差異,乃有另一種叫法。《廣韻》有一個“”字,丑晏切。《集韻》作丑諫切,赤色。又《集韻》:丑赧切,濕溫貌。亦可作。《廣韻》:“奴版切。”《集韻》:“乃版切,音赧。”又《集韻》:“乃諫切。”《玉篇》:“赤也。”《類篇》:“一曰小赤。”

總的來說,、,廣府話讀作“欄”的第三音,曰蚊。有一種非蚊叮蟲咬的紅腫塊,遍佈頭面甚至全身,痕癢難耐,稱之為“風”。倘若說成“風疙瘩”,聽來未免有點礙耳。

冬春軒

2024-05-22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40340.html 1 (筆雯集)蚊叮蟲咬痕癢紅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