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5月18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此情可待)行者交通

行者交通

十五天遊覽三座古老而又現代化的城市,即便親臨其中仍是過眼雲煙。因為害怕坐長途機產生的情緒不穩,前一次遊歐洲已是十年前。為了攻克這個心理障礙,三月飛北京時便帶上了毛冷與鈎針,但沒在機艙試練成功。這次坐困機艙五回共計三十七小時,毛冷與鈎針一直在背包內,與我共同度過漫長的飛行,它們“無功而返”,對我來說可喜可賀,證實了只要坐在走道旁的座位,我便安然。

除了在空中,陸地交通也是讓旅人頭痛的問題。如果說秦始皇實施“車同軌”的制度,解決了戰國時代各國馬車大小不一的問題,強化了軍事並促進了貨物往來,那麼地下鐵路的建造可說是(雖然主要目的不是)為異鄉人降低了出行困難的交通網絡。只要有地鐵,儘管不一定做到點對點抵達目的地,也能無障礙在陌生的城市遊走。

全球最早的地下鐵系統是一八六三年開通的倫敦地鐵,它也實至名歸的讓我看到它的老舊。走進有些年紀的車站內、月台上,常常會與日久失修的皮相相遇,幸而列車除了不時發出刺耳的噪音之外,便無他事。里斯本的地鐵也不年輕了,教人詫異的是葡國人對既費工夫又不經用的碎石路,熱愛程度到了無處不在的境界,地鐵站內乃至城中的所有人行道,全都是用乳白色碎石、有或者沒有用黑色碎石相間繪出圖案鋪砌而成。行人安全被唯美主義拋在腦後。

都柏林沒有地下鐵,貫通城市的是只在地面走的輕軌系統。有意思的是,乘客上、下車都只是在路邊車站旁的讀卡機拍卡,沒有任何防止有人坐霸王車的設備。這款叫LUAS的列車,廿一世紀的車箱造型,在這座古韻味道濃厚的城市中穿梭,一不小心便會讓人墮入時空穿越的幻覺裡!

(大西洋三國 · 二)

水 月

2024-05-18 水 月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39337.html 1 (此情可待)行者交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