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
曾幾何時,老友飯聚有一道美饌佳肴曰“阿燦雞”,這是阿燦息影從商以後到內地養雞。這種雞並非一般雞場困在籠裏長肉的雞,而是放於曠野草地遊走的雞,稱之為“走地雞”。這道佳肴很有特色,是把整隻雞放在餐桌上支撐豎立起來,撕開來吃。光是這個賣相已超越票價。經過一疫禽流感之後,吃雞的人少了。
飯聚日,偶有一道菜是雞,於是有人打趣的問:“是誰叫雞?”表面聽來這一問很平常,其實話中有話。“叫雞”者其諧音為“召妓”。老實說,一衆諸朋久友都不是“五陵年少”,豈有如此邪行?
話得說回來,我在童年時代已慣於玩“雞”,這種“雞”並非我孫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玩的電子遊戲,日本出品的“養雞”。那個時代,在窮鄉僻壤豈有錢買玩具,玩的“雞”是“線香雞”。線香是一種很普遍拜神祭祖用的神香,香身幼長,上半部約全長三分之二為香,下半部三分一是香骨,即竹籤,染滿深紅色。這炷香燃到此處便熄滅,餘下來的香腳稱之為“線香雞”。這就是我的玩具。
線香何來有“雞”?年少無知,人云亦云,查實並非“雞”,而是“線香笄”。笄是簪的別名,古時用以貫髮或固定弁、冕的簪。《儀禮 · 士冠禮》:“皮弁笄,爵弁笄。”鄭玄注謂:“笄,今之簪。”
線香燒完了,剩下的香腳如同簪一樣,乃有“笄”之名。笄字罕用,“雞”字常聞。祖狄聞雞起舞,我輩窮孩子取笄作戲卻非此“雞”。
笄,《廣韻》古奚切,平聲、齊韻。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