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學生保護自己
日前,在初中品德與公民課堂上,筆者與學生探討了相關的欺凌事件,如三月十一日的“河北邯鄲初中生遇害案,案發前未滿十四歲的死者曾向父親提及曾遭校園欺凌”。四月十八日的“澳門四小學生欺凌長者,多次以粗言穢語辱罵,並向其擲雞蛋、汽水罐等,更以掃把打傷女長者頭部,女長者受欺凌後感到委屈,將事件告知女兒,才揭發欺凌事件。究其原因是青少年不滿被責晚間街上流連不返家施以報復”。
以上新聞值得我們去反思和討論,為甚麼三位未滿十四歲的初中生如此喪心病狂?為甚麼四位未滿十六歲的不同年級小學生如此失德敗行?並採用換位思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理解被欺凌者的感受,教會他們保護自已。有人的地方,就有欺凌事件。當遇到欺凌行為,千萬不能退後,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學會保護自己、遠離傷害、珍惜生命。筆者提出當遇上欺凌行為時,要學會保護自己,提出下列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建議一:勇於發聲
以強凌弱、以眾欺寡、以大欺小等,都是欺凌事件的特質之一,要抵制和反抗欺凌行為,勇於發聲是唯一出路。因為被欺凌者無數次的忍讓和沉默,為欺凌者提供更多欺凌的藉口和行為,每當出現第一次欺凌行為,就會有第二次,根本不會停止,一定會傷害受害者的善良和身心健康。有初二班班主任指出:“現在有些同學就是發現自己的同學有問題,,也不願意跟老師說,事不關己,最後讓事情惡化,無法挽回。”因此,當我們看到或發現欺凌事件,應該發聲,不要冷漠圍觀,置身事外,因為下一個被欺凌者可能是自己。被欺凌者必須立即向同學、老師、學生輔導員、學校和家長等求助。
假如碰上嚴重的欺凌行為,更要立即向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治安警察局和司法警察局和社會工作局等求助,絕不能向惡勢力低頭,勇於拿出決心,勇敢向欺凌行為“說不”。
建議二:暢通反欺凌平台
欺凌行為無處不在,嚴重妨礙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終生的陰影。因此,政府和執法部門應該創設一條報案熱線,如990或991,有利鼓勵受害者進行舉報。同時,在各大多媒體平台中,利用短視頻宣傳預防欺凌行為。教育當局要加強教育管理校園欺凌事件,重點加強排查工作,與時俱進制定相關的欺凌政策。作為學校自上而下加強預防校園欺凌教育,加強宣講、教育和管理等功能,成立專責小組,由內而外、由點到面,有利受欺凌學生找到合適的求助途徑。特別是家長要長期關注和了解子女在校的一言一行,以及子女和同學的人際關係,多聆聽他們的心底話,疏導他們的情緒,為他們排難解紛,做子女身心健康的守門員。
筆者既是父母、又是教師,經常思考生命只有一次,河北欺凌事件受害者的慘痛教訓足以引以為鑑,失去至親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傷痛,必須從源頭杜絕欺凌現象。可是,令人遺憾的是,欺凌事件每日仍然防不勝防地發生。我們要用正義的力量,去保護受害者,爭取第一時間發現欺凌的苗頭,並將其掐滅,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筆者再次懇請大家,要做孩子強而有力的後盾,給予他們足夠的信心和正能量,讓他們在挫折與困難中茁壯成長。
袁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