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友記有個約會
——記澳娛探訪孤寡義工隊
文、圖:子 凡(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長者需要多關懷,但居住在安老院舍的老友記,其家人未必能時常陪伴左右,難免感到寂寞。綜觀一些海外先進國家尤其鄰近地區,早有民間組織成立專門的義工隊,定時探訪安老院舍,分成不同小組與老友記閒話家常。看似簡單的相處,但對長者而言,可為他們送上無限關懷,共同緬懷當年情,於互動過程帶給他們歌聲與笑聲。
仁慈堂與澳娛綜合
今年初,澳娛綜合義工隊應澳門仁慈堂之邀,攜手推出“我和我的老友記”長者友誼計劃。該項目在澳門首度創辦,旨在讓澳娛綜合義工隊員與仁慈堂安老院部分長者,建立起長期且穩定的雙向友誼關係。通過固定的探訪活動,深入關懷長者,聆聽他們的故事,冀為他們解憂,尤其為院舍生活注入愛與正能量。
這批義工早自新冠疫情期間,已與安老院長者結下緣份。據該項計劃執行人、澳娛綜合義工隊統籌龔仕鵬說,世界各地都有相類似且完善的計劃,藉此讓義工與長者聯繫起來,建立友誼。進入安老院舍前,參與計劃的所有義工必須經過培訓,奠定好基礎。每一個專責小組由兩至三名義工組成,與其中一位安老院長者成為朋友。培訓重點包括學習如何與長者互動、認識獨立長者與臥床長者的區別、了解長者的孤獨感和失智症的階段,與長者進行對話和互動交流的技巧。每次探訪前,小組成員會根據對老友記的了解,準備適合的聊天話題、有效激活他們的記憶,及認知訓練的遊戲和互動環節,做好充分準備。
聆聽長者細說從前
龔仕鵬說,能與仁慈堂安老院推出這項有意義的計劃,實屬難得,感謝其公司澳娛綜合給予支持和配合。有份參與計劃的義工隊員,藉活動關懷長者,使其精神生活更富足,達至用生命影響生命的良效。久而久之,義工和院友之間可有效建立起真正且持續的友誼,如同家人一般。
現階段計劃,主要定期探訪院舍內有自理能力的部分長者,各小組義工進入院舍後,會找準時機,耐心聆聽長者過去的生活瑣事,暢談昔日的工作狀況,或與家人的關係,又或青蔥歲月。總之以輕鬆聊天方式打開話閘子,希望通過簡單交流,讓長者更開懷,減少孤獨感,尤其減輕其因失去親友而產生的消極態度,建立起健康且有意義的關係,創造更積極的晚年生活。龔仕鵬有信心持續推動這項計劃,而且愈做愈好,希望做到“度身訂造”。下階段爭取同其他長者進行互動,與老友記們“有個約會”,持續送暖。希望參與計劃的所有義工樂在其中,收穫滿滿。
關懷送暖展現歡顏
擔任該項計劃協調員的何先生直言,與安老院舍老友記建立友誼關係,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使命,盡全力做好。他得悉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計劃,通過定期探訪,可讓長者感到快慰,心靈更富足。與各小組義工相處的長者,年齡大約在八十多歲至九十歲之間。儘管年邁,但各人都有自理能力,腦筋靈活。與義工們約會數次後,長者基本認得每位義工的容貌及名字,並會提及之前大家傾談過的內容。
何生說在協調方面,沒有太大難度,重點在於如何讓各部門的同事能依時進入安老院,錯開上班時間。能玉成計劃,何先生很感謝公司給予大力支持,給予他們很大的發揮空間。開展計劃前,仁慈堂及澳娛綜合會派員提供輔導,共同上課,讓義工隊員多方面認識失智症,尤其如何同長者溝通交流。長者通過定時聚會,得到關懷,受到關注,倍感溫馨,這是義工們最想看到的。
感受良多珍惜家人
加入澳娛綜合義工隊約七年的甄女士稱,抽空當義工,令人生更精彩。過去幾次與專屬長者溝通後,沒有任何障礙。她讚賞老人家很健談,憶述往事時滔滔不絕。身為義工小組成員,會耐心聆聽他們憶述的往事,關於生活、關於家庭、關於工作,娓娓道來。現時安排與甄女士約會的婆婆,昔日是一名醫生。甄女士感謝婆婆常勉勵他們要朝着目標進發,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機會,遇困難不要輕易放棄,要積極人生,堅持到底。通過這種約會形式,她學會如何同長者交流,汲取不少人生經驗,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係。接下來會爭取時間同家人相處,多陪伴父母,畢竟陪伴勝於一切。
同樣參加義工隊多年的林小姐稱,工作餘暇當義工多年,感受良多,令生活更豐富多采。她得悉公司與仁慈堂推出這項計劃,迅即報名,冀發揮作用,與院舍長者分享愛與關懷。與院內長者溝通多次後,她深覺他們的人生經歷很豐富,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長者常教導他們凡事不要太執着,要以平常心處之,受益不少。
服務長者歡度晚年
針對這項活動,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給予高度認同,仁慈堂是服務本澳長者的先驅,支持活動恆常舉辦下去。他認為,持續且以專責義工小組形式探訪院舍長者,可為他們帶來無限歡樂,也讓單調的院舍生活變得精彩。對義工而言,通過與長者溝通和交流,知道他們更需要甚麼。畢竟為長者送上禮品,遠不及多關懷他們的身心健康,聆聽他們講故事,與他們共度歡樂的晚年,分享不一樣的人生,該項計劃未來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跟進項目的仁慈堂秘書長盧茜儀指出,與義工隊員頻繁交流,彼此達成共識,相信他們有能力成為院舍長者的知己朋友。感恩一眾義工支持社服店外,亦主動參與計劃,善用餘暇,以筆友形式同長者相處。盧茜儀深信有份參加該項計劃的義工通過培訓,即使首階段未能與院舍長者傾談,但在其本職工作甚至參與其他社區義務工作時,都能發揮所用,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