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嚿叉燒好過生你
酥皮最考功夫,考驗的是手感與耐心。要焗出酥脆的酥皮依賴人手,得把麵團從外向內摺,慢慢裹起,然後再擀平、摺疊,如是者重複數次,摺出至少幾十層,焗出來才酥脆。入行多年的師傅,哪怕工多手熟,這一摺一疊,稍懈怠走神,便無法盡美。——葛亮《燕食記》
《燕食記》中同欽樓最出名的便是蓮蓉,書中榮師傅打的蓮蓉“撐住了同欽樓”,榮師傅說要打好蓮蓉,至重要的,其實是個“熬”字。“
去了蓮衣,少了苦頭,深鑊滾煮,低糖慢火。這再硬皮的湘蓮子,火候到了,時辰到了,就是要熬它一個稔軟沒脾氣。”
從前的月餅是貨真價實用湘蓮熬成蓮蓉,不似今天,真的甚麼都敢往裏摻合。
早年朋友從廣州捎來一盒月餅,據說是新進品牌,很受歡迎。一口咬下去,肯定不是百分百蓮蓉,至於摻了甚麼不能肯定,或許是番薯蓉又或是其他,口感除了滑沒半點蓮香,興許沒幾分蓮蓉。
兒時廣州老房子的鄰居是蓮香樓的老伙記,曾聽老伯伯說過,後廚的小學徒要過師傅其中一關便是熬蓮蓉,熬的不只是蓮蓉還有學徒的耐性,沒一點資歷的,師傅還未必放心讓他熬。兒時愛吃豆沙餡,他教媽媽熬紅豆沙,先煮後炒,要用豬油慢火炒,不停來回鏟免豆沙焦,我在旁看熱鬧也感覺母親不停翻動鑊鏟的手臂一定很痠痛。
廣東點心好吃,因為用料足用料好,還有,就是“落足心機”。小時頑劣,不停搗蛋闖禍,有回媽媽氣極怒罵:“生嚿叉燒好過生你!”這是廣府亞媽常掛嘴邊的省罵,老伯伯聽了立馬更正:“叉燒一點都不容易,講究用料講究配料講究火候……”
此後,母親不再說這句省罵,她大抵知道,叉燒和我一樣難搞。
(《燕食記》的老廣味道 · 二)
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