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交響樂團遺憾解散
昨天網上傳來民營的瀋陽交響樂團理事會發佈公告,成立於一四年的樂團,終於敵不過財務壓力,於五月一日解散,筆者看到這則消息深感失望。
這是一支典型的民營樂團,建團至今剛經歷十年,本來應該站穩腳跟繼續向更高目標努力,無奈因靠單一的民營企業支持實在力有不逮,走上解散之路。翻查歷史,創始人為黃建華,前任常務副團長為翟煥明,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畢業生、曾留學美國的青年指揮卞思聰在樂團成立一年後擔任常任指揮,至一七年任樂團音樂總監,保利院線旗下的盛京大劇院作為樂團常駐演出場地。瀋陽交響樂團建團時還是一個非專業的樂團,在一家有四百多員工的企業支持下,逐漸成為中國一支民營職業樂團,十年來演出五百餘場音樂會。
擁有一支職業交響樂團,是城市文化藝術的重要標誌,對城市藝術發展和文化形象至關重要。據其他消息稱,瀋陽文旅局已和樂團負責人溝通,雙方都希望樂團不但不要解散,今後還要發展得更好,繼續為瀋陽文化事業作貢獻。但實際情況是,樂團一路發展成為職業交響樂團,過程中需要投入大筆資金聘請幾十位具職業水平的音樂家,還要具有國際經驗的藝術管理團隊和演出配套,這些條件都不易達到。
由此可見,一個城市能夠支持一個具職業要求和規模的交響樂團,投入的資金不能少,否則樂團難以發展,也達不到投資目的。相反,如果能夠擁有一支有一定水平,甚至國際知名的樂團,除反映城市的文化底蘊外,還給予人們國際城市的印象,進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日本的東京都及NHK交響樂團、韓國首爾交響樂團、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紐約愛樂等例子足以證明。
但願瀋陽交響樂團能夠在政府介入和支持下起死回生,繼續為瀋陽的文化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清 風